乳燕的别名及功效与主治146


别名:
乳翳子
乳香鸠
白乳蛾
白乳树
白蜡油
蜡梅花

科属:樟科,漆树属

来源:为漆树属植物滇漆(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的树干皮中所泌出的脂状物质。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疼痛性关节炎。

消食化积,宽胸止咳:用于食积腹胀,胸闷气短,咳嗽咳痰。

止血止痛:用于各种出血,如咯血,便血,尿血,外伤出血。

温阳止痉:用于虚寒腹痛,寒凝气滞,虚寒失眠。

驱虫:用于线虫病,蛔虫病,蛲虫病。

杀菌消炎:用于各种细菌感染,如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炎。


用法用量:
口服:煎汤,3-9g;或研粉,0.5-1.5g。

外用:研末调敷,或配油膏外敷。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
脾胃虚寒者慎用。
乳燕若生食,有毒性,须经煎煮后方可食用。
乳燕与丁香同用,不宜煎服,以免中毒。


古籍记载:

《本草纲目》:“乳燕,辛温,无毒。主治风痰壅滞,胸膈痞满,食积不消,妇女月事不调,跌扑损伤,痛肿恶疮。”

《中药大辞典》:“乳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消食化积,宽胸止咳。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胸闷气短,食积腹胀,咯血便血,外伤出血,蛔虫病,咽喉炎。”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乳燕中含有挥发油、树脂、漆酚等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镇痛、抗菌、驱虫等作用。

2025-01-19


上一篇:丹青别名:中医药宝库中的药用矿物

下一篇:林中药别名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