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半夏的功效与应用206


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肺、胃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主治痰多咳嗽、恶心呕吐、胃脘痞满、胸痹咳喘、小儿惊风等症。

1. 燥湿化痰

半夏入肺胃经,有燥湿化痰之功。用于肺胃痰多、咳嗽气喘之症。如《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即用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治疗痰多恶心、胸闷脘痞的证候。

此外,半夏还能化解痰涎,消散肿块。如《金匮要略》中的半夏厚朴汤,即用半夏化痰,厚朴消食,治疗痰热凝结,胸痹咳喘的证候。

2. 降逆止呕

半夏入胃经,有降逆止呕之功。用于胃气不和、恶心呕吐之症。如《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即用半夏降逆止呕、和解少阳,治疗往来寒热、呕吐口苦的证候。

半夏还能降逆止呃。如《金匮要略》中的半夏秫米汤,即用半夏降逆止呃,和胃止呕,治疗呃逆不止、胃热呕酸的证候。

3. 消痞散结

半夏入脾经,有消痞散结之功。用于食积不化、胃脘痞满之症。如《伤寒论》中的半夏甘草汤,即用半夏消痞散结,甘草调和脾胃,治疗食积停滞、脘腹胀满的证候。

此外,半夏还能消散痰痞,化解肿块。如《金匮要略》中的半夏散,即用半夏消痰痞,和胃止呕,治疗胸中结块、恶心呕吐的证候。

半夏炮制

生半夏有毒,不可生用,必须经过炮制。炮制方法如下:
净制:将生半夏洗净,除去杂质。
漂洗:将净制的半夏放入清水中漂洗,浸泡24小时,换水2次。
蒸煮:将漂洗后的半夏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水,蒸煮至半夏软透。
切片:将蒸煮后的半夏切成薄片。
干燥:将切片的半夏放在阴凉通风处干燥,至半夏质脆,易于研末。

半夏用量

半夏通常用量为3-10克。炮制后的半夏毒性减弱,但仍有少量毒性,不可过量服用。孕妇、儿童及脾胃虚弱者忌用半夏。

半夏禁忌

半夏有微毒,忌用生品。炮制后的半夏毒性减弱,但仍有少量毒性,不可过量服用。孕妇、儿童及脾胃虚弱者忌用半夏。半夏与乌头、附子等有毒药物配伍,会增加毒性,不可同用。

2024-11-30


上一篇:木瓜入药有奇效,中医教你四大妙用,男女皆宜

下一篇:中药柴胡:疏肝解郁、清热退烧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