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大全及功效374
中药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医积累了丰富的中药知识,形成了庞大的中药体系。如今,中药已成为全球广泛使用的传统医学,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名称及功效,为读者提供基本的了解。
人参人参是著名的大补元气药,性温味甘,归脾、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养心益脾、生津安神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虚脱、气虚乏力、倦怠少食、脾胃虚弱、心悸失眠、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黄芪黄芪是补气固表的常用药,性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体虚易感风寒、气虚浮肿、自汗虚脱、久泻脱肛、疮疡不敛等证。
当归当归是补血活血的要药,性温味甘辛,归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血虚证引起的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痛经、便秘等证。
川芎川芎是活血行气的常用药,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调经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血瘀气滞引起的头痛、眩晕、中风后遗症、月经不调、痛经等证。
白芍白芍是养血柔肝的常用药,性微寒味酸,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平抑肝阳、敛阴止汗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苍白、眩晕目花、胁痛烦躁、月经不调、夜寐多汗等证。
地黄地黄是滋补肾阴的要药,性寒味甘,归肾、肝经。具有滋补肾阴、益精填髓、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阴虚证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盗汗口渴等证。
熟地黄熟地黄是补益精血的常用药,性温味甘,归肝、肾经。具有补益精血、滋阴补肾、生津凉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血虚证引起的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证。
丹参丹参是活血化瘀的常用药,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血瘀证引起的心绞痛、冠心病、月经不调、痛经、疮疡肿痛等证。
三七三七是止血化瘀的常用药,性温味甘,归肝、胃经。具有止血化瘀、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血瘀证引起的外伤出血、咯血、尿血、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等证。
阿胶阿胶是补血滋阴的要药,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润肺止咳、安神定志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血虚证引起的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痛经、肺虚久咳、失眠健忘等证。
2024-12-19
上一篇:中药材:探索古老智慧与现代健康
下一篇:中药西羊参的功效及食用禁忌

中药祛湿:详解不同部位湿邪的辨证与治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374.html

中药决明子功效、别名及药理作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1373.html

猫爪刺的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1372.html

金蜥蜴:功效、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1371.html

粉戈中药别名及功效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1370.html
热门文章

中医药宝库: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5807.html

昆布:海洋中的中医“黑珍珠”,功效奇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714.html

中药莪术的功效与作用,不容小觑的养生佳品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97.html

中药桑螵蛸功效与作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473.html

中药芒硝:功效与作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