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1500+种中药功效、主治和禁忌192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历经数千年的实践和积累,中药已成为中华民族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并逐渐被世界各地所认可。
中药种类繁多,每一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主治。为了方便读者了解和使用中药,本文特整理了1500多种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包括中药名称、功效、主治、禁忌等信息,供大家参考。
分类检索
为了方便检索,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按中药分类进行排列,包括以下大类: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li>涌吐药
和解药
理气药
活血药
补气药
补血药
补阴药
滋补药
中药功效一览表| 中药名称 | 功效 | 主治 | 禁忌 |
|---|---|---|---|
| 人参 | 补气养阴、生津止渴 | 气虚、体弱、自汗、内热、口渴 | 阴虚火旺者慎用 |
| 黄芪 | 补气固表、利水消肿 | 气虚、自汗、浮肿、尿少 | 表实邪盛者慎用 |
| 阿胶 | 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 血虚、贫血、肺燥咳嗽 | 湿热咳喘者慎用 |
| 当归 | 补血养血、活血调经 | 血虚、贫血、月经不调、痛经 | 气滞血瘀者慎用 |
| 丹参 | 活血化瘀、清心除烦 | 心悸、胸闷、瘀血阻滞 | 阴虚血热者慎用 |
| 川芎 | 活血行气、止痛 | 头痛、胸痛、月经不调 | 气虚血燥者慎用 |
| 红花 | 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 痛经、瘀血阻滞 | 孕妇慎用 |
| 三七 | 活血化瘀、止血止痛 | 跌打损伤、瘀血疼痛 | 阴虚血热者慎用 |
| 生地黄 | 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 阴虚发热、盗汗、血热出血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 熟地黄 | 滋阴补血、养心安神 | 血虚、心悸、失眠多梦 | 气虚脾弱者慎用 |
| 石斛 | 滋阴生津、清热凉血 | 阴虚津亏、口渴舌燥、热伤津液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 山药 | 补脾益肺、滋肾固精 | 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肾虚精亏 | 无 |
| 桂枝 | 解表散寒、温经止痛 | 感冒风寒、头痛发热、痛经 | 阴虚火旺者慎用 |
| 麻黄 | 发汗解表、平喘止咳 | 感冒风寒、咳嗽气喘 | 阴虚火旺者慎用 |
| 黄连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湿热痢疾、腹泻、口腔溃疡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 黄芩 |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 热毒疮痈、黄疸、痢疾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 大黄 | 泻热下火、攻积导滞 | 实热便秘、腹胀痞满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 番泻叶 | 泻热通便、消食导滞 | 便秘、肠热腹胀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 枳实 | 理气破瘀、消食导积 | 胸胁胀闷、食积不化 | 气虚血虚者慎用 |
| 青皮 |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 脾胃气滞、胸胁胀满、痰湿咳嗽 | 气虚脾弱者慎用 |
| 厚朴 | 理气化痰、降逆止呕 | 咳嗽气喘、痰多呕吐 | 脾胃虚弱者慎用 |
以上仅列举了部分中药的功效、主治和禁忌,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2024-11-28
下一篇:中药泡脚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红血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及禁忌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59973.html

奏艽功效与别名详解:一探传统中医药材的奥秘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59972.html

翠蛇:别名、药用价值及鉴别要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59971.html

落羽杉的药用价值及现代研究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59970.html

酒芩的别名、功效与应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59969.html
热门文章

中医药宝库: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5807.html

昆布:海洋中的中医“黑珍珠”,功效奇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714.html

中药莪术的功效与作用,不容小觑的养生佳品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97.html

中药桑螵蛸功效与作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473.html

中药芒硝:功效与作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