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功效与作用:中医补血养血的要药282


白芍,又名芍药、白药,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其根部入药,具有补血养血、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缓急止痉等功效,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一、白芍的功效1. 补血养血
白芍性微寒、味酸涩,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补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证,如面色苍白、唇甲淡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症。
2. 柔肝止痛
白芍性寒凉,味酸涩,入肝经,具有平抑肝阳、柔肝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胁肋胀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
3. 平抑肝阳
白芍入肝经,具有平抑肝阳、熄风止痉的功效。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肢体抽搐等症。
4. 缓急止痉
白芍性寒凉,味酸涩,入肝、脾经,具有缓急止痉的功效。适用于肝气郁滞或脾不统血所致的肌肉拘挛、手足抽搐等症。

二、白芍的用法用量白芍一般使用其根部,以白质肥壮、色白、无须根者为佳。用法用量因病情而异,一般煎服,用量为10-30克。

三、白芍的炮制方法白芍炮制方法主要有两种:
1. 生白芍
未经任何炮制的原药材,性寒凉,味酸涩,补血养血、柔肝止痛之力较强。
2. 炒白芍
将生白芍置于锅中,用文火炒至表面呈棕褐色,取出晾凉。炒白芍性温,味甘微苦,补血养血、柔肝止痛之力较弱,但能缓急止痉、平抑肝阳。

四、白芍的临床应用白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1. 血虚证
如面色苍白、唇甲淡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
2. 肝气郁结证
如胁肋胀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
3. 肝阳上亢证
如头痛眩晕、急躁易怒、肢体抽搐等。
4. 肌肉拘挛证
如肝气郁滞或脾不统血所致的肌肉拘挛、手足抽搐等。

五、白芍的禁忌白芍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此外,孕妇及经期女性应避免服用炒白芍。

白芍作为一味中药材,在补血养血、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缓急止痉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应根据病情和体质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4-12-01


上一篇:中药刺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中药焦栀子的功效与作用,让你全面了解这个神奇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