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的中药功效与作用384


桑枝,又称桑叶枝,是桑树的枝叶,是传统中药材之一。桑枝具有清热凉血、散风止痛、养肝明目、润肺止咳等功效,在中医学中应用广泛。

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桑枝性凉,味苦,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性病证,如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
散风止痛:桑枝能散风止痛,可用于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外用可治疗疮疡肿痛、皮肤瘙痒等。
养肝明目:桑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养肝明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炎、夜盲症、眼睛干涩等症。
润肺止咳:桑枝性凉,入肺经,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黄粘稠等症。
其他功效:桑枝还有利尿、消肿、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毒蛇咬伤等症。

临床应用

桑枝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关节疼痛、肌肉酸痛
肝炎、夜盲症、眼睛干涩
肺热咳嗽、痰黄粘稠
水肿、脚气、毒蛇咬伤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用桑枝。
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咨询医生后使用桑枝。
桑枝不宜与寒性药物同用。
服用桑枝时应遵循医嘱,不可擅自用药。

药用方法

桑枝可内服或外用,内服方法有:
煎服:取桑枝15-30克,煎水服用。
泡茶:取桑枝5-10克,泡水代茶饮。

外用方法有:
洗剂:取桑枝30-50克,水煎取汁,外洗患处。
敷剂:取桑枝适量,捣烂敷患处。

2024-12-28


上一篇:槐花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中药寻骨风:清热解毒,舒筋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