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荆芥的功效与作用108


概述

荆芥,又名苏子,是一种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分布广泛。其药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被列为中药上品。荆芥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具有发散风寒、疏散表邪、清热解毒等功效。

功效与作用
发散风寒:荆芥挥发油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等症状。
疏散表邪:荆芥能够疏散表邪,使风寒之邪得以排出体外,常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引起的表症,如发热、恶寒、周身酸痛等。
清热解毒:荆芥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壅盛引起的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牙龈肿痛等症状。其挥发油有抑菌消炎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止咳平喘:荆芥辛温散寒,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咳嗽、气喘等症状。其挥发油能够扩张支气管,缓解气喘。
活血行气:荆芥活血行气,可用于治疗闭经、痛经、产后血瘀等症状。其辛温之性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
利尿消肿:荆芥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其挥发油能够促进排尿,减轻水肿。

应用

荆芥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风寒感冒
发热恶寒
头痛身痛
鼻塞流涕
咽喉肿痛
扁桃体炎
牙龈肿痛
咳嗽气喘
闭经痛经
产后血瘀
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荆芥可入煎剂、汤剂、丸剂、散剂等。一般用量为3-9g,煎服。外用可取荆芥叶捣烂外敷患处。

禁忌

孕妇、阴虚火旺、肺热咳嗽者忌用荆芥。

药材炮制

荆芥入药前须经炮制,一般分为生荆芥和炒荆芥两种。生荆芥性味辛温,适用于风寒感冒等症;炒荆芥性味辛温偏热,适用于风寒感冒重症及闭经痛经等症。

总结

中药荆芥具有发散风寒、疏散表邪、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活血行气、利尿消肿等功效,广泛应用于风寒感冒、咽喉肿痛、咳嗽气喘等疾病的治疗。使用时应遵医嘱,注意禁忌。

2024-11-29


上一篇:中药百部的功效与作用,中医认识

下一篇:木瓜入药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