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的中药功效与作用:温经散寒、活血止痛151


肉桂,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干燥树皮,因其辛香温热,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补火助阳等功效,在中药中广泛应用。

一、温经散寒

肉桂性温,味辛,归心、肾、脾经,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适用于寒凝气滞、血脉不通所致的腹痛、泄泻、呕吐、四肢厥冷等症,如桂附汤、理中丸等方剂中均有应用。

二、活血止痛

肉桂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显著。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闭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等症。如血府逐瘀汤、四物汤等方剂中常以肉桂活血化瘀,达到止痛的效果。

三、补火助阳

肉桂辛温走火,具有补火助阳的功效。适用于阳虚气弱、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等症。如金匮肾气丸、四逆汤等方剂中常以肉桂补火助阳,增强机体阳气。

四、其他功效

此外,肉桂还有以下功效:
健脾开胃:肉桂温热脾胃,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化湿止痒:肉桂性辛散,具有化湿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湿疹、脚气等症。
抗炎抗菌:肉桂含有肉桂醛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可用于疮疡肿痛、牙龈炎等症。
降血脂:肉桂中的肉桂多酚具有降血脂的功效,可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

五、使用禁忌

虽然肉桂药用价值较高,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宜服用。以下人群应慎用或禁用肉桂:
孕妇
阴虚火旺者
出血性疾病患者
高热病人

六、用量与用法

肉桂入药一般为煎服,常用量为3-10克。也可以磨成粉末或浸泡成药酒服用。具体用法用量应遵医嘱。

肉桂药性温热,不宜长期服用。服用过量可引起烦躁不安、口干口苦、心悸失眠等症状。因此,在服用肉桂时应注意适量。

2024-12-02


上一篇:鸡内金的功效有哪些?中医治胃病的天然药材

下一篇:佩兰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