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栀子的功效与作用185


栀子,又名山栀、金栀子,是茜草科常绿灌木栀子的成熟果实。其果皮干燥后称为栀子仁,果肉干燥后称为栀子肉。栀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胆退黄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热性病症。

栀子的功效

1. 清热泻火


栀子性寒,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实热证,如发热、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烦躁不安等症状。

2. 凉血解毒


栀子还可以凉血解毒,清热凉血,止血止痛。适用于治疗各种热毒内盛引起的疾病,如疮疡肿痛、咽喉肿痛、丹毒等。

3. 利胆退黄


栀子对胆囊有刺激作用,可以利胆排石,退黄疸。适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结石、黄疸等疾病。

栀子的作用栀子在中药中应用广泛,具有多种作用,主要包括:

1. 抗炎作用


栀子中的栀子苷元和栀子苷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

2. 抗菌作用


栀子中的栀子苷元和栀子苷等成分还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

3. 抗氧化作用


栀子中的栀子苷元和栀子苷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栀子的临床应用栀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1. 热性病症


栀子可以清热泻火,用于治疗各种热性病症,如发热、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烦躁不安等。

2. 疮疡肿痛


栀子可以凉血解毒,清热凉血,止血止痛,适用于治疗各种热毒内盛引起的疮疡肿痛,如咽喉肿痛、丹毒、腮腺炎等。

3. 胆囊炎、胆结石


栀子可以利胆排石,退黄疸,适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结石、黄疸等疾病。

4. 其他疾病


栀子还可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如痢疾、腹泻、吐血、衄血、尿血等。

栀子的用法用量栀子的用法和用量,根据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煎服,5-10克。也可以研末冲服,或入丸散服用。

栀子的注意事项1. 脾胃虚寒者慎服栀子。
2. 孕妇及经期妇女不宜服用栀子。
3. 栀子不宜长期服用,以免伤胃。

2024-12-04


上一篇:灵芝草:一味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

下一篇:五行草药五爪龙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