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消肿297


​概述

公英,又名蒲公英、婆婆丁,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叶、花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健胃消食等功效。

功效

1. 清热解毒


公英中的蒲公英苦素、蒲公英酸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症。

2. 利尿消肿


公英利尿消肿的功效较强,可用于治疗水肿、尿少、小便不利等症。

3. 健胃消食


公英具有健胃消食、调理肠胃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

4. 其他功效


公英还具有保肝护肝、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多种功效。

药用部位

1. 根


公英根又称蒲公英根,主产于春季。性寒,味苦,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健胃消食的功效。适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水肿、小便不利、食欲不振等症。

2. 叶


公英叶又称蒲公英叶,主产于春季。性寒,味苦,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3. 花


公英花又称蒲公英花,主产于春季。性凉,味甘,归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6-12g;或研末冲服,3-6g。外用:鲜叶捣烂敷患处。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者慎用。*

孕妇忌服。*

服用后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2024-12-05


上一篇:中药浙贝:功效、作用及禁忌

下一篇:松节的中药功效与作用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