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生黄芪:功效、作用及应用218


生黄芪,又名北芪、绵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部,为中药材。其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益气补脾、固表止汗、利尿消肿等功效。

功效与作用

1. 益气补脾:生黄芪能补益脾胃之气,适用于脾虚气弱、食欲不振、腹泻等症。它能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改善脾虚症状。

2. 固表止汗:生黄芪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适用于自汗、盗汗等症。它能固摄津液,增强肌表卫气,防止汗液外泄。

3. 利尿消肿:生黄芪能利尿消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它能促进水液代谢,排出体内多余水分,改善水肿症状。

4. 抗氧化和抗衰老:生黄芪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它能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延缓衰老。

5. 增强免疫力:生黄芪能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它能促进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活性,增强抗感染能力。

应用生黄芪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常见用法如下:

1. 煎服:取生黄芪15-30g,加水煎服,可益气补脾,固表止汗。适用于脾虚气弱、自汗、盗汗等症。

2. 泡茶:取生黄芪5-10g,切片或研磨成粉,泡茶饮用,可益气养血,增强免疫力。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虚弱等症。

3. 熬粥:取生黄芪10-20g,与大米或小米一起熬粥食用,可补气升阳,益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

4. 药膳:生黄芪可入药膳,与羊肉、鸡肉等食材炖煮,可补气养血,强身健体。适用于气虚血亏、体质虚弱等症。

注意事项

1. 生黄芪不宜与温补性中药,如人参、鹿茸等同用,以免太过温燥伤阴。

2. 阴虚火旺、内热盛者不宜服用生黄芪,以免加重火热症状。

3. 服用生黄芪后如出现口干、咽痛等上火症状,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师。

4.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生黄芪,以免影响胎儿或婴儿健康。

5. 对生黄芪过敏者禁用。

2024-12-07


上一篇:中药大全:常见中药名称图片及其功效

下一篇:中药黑老虎:功效、作用及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