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中医常用药材的功效与主治211


甘草,又名甜草、蜜草,是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甘草在中药中应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其中,炙甘草是将生甘草经过炮制加工后的产物,药性较生甘草平和,使用范围更广。

炙甘草的功效

炙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肺、胃三经,具有以下功效:
补脾益气:炙甘草能健脾和胃,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气虚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清热解毒:炙甘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热性疾病。
止咳化痰:炙甘草能止咳化痰,润肺止咳,适用于咳嗽、痰多等肺部疾病。
调和诸药:炙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能缓和或减轻其他中药的毒性或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炙甘草的主治

炙甘草主治以下病症:
脾胃虚弱:气虚乏力、食欲不振、腹泻、腹胀。
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咽炎。
咳嗽痰多: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气短咳嗽:肺气肿、支气管哮喘。
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
药毒中解:中毒、药物不良反应。

用药禁忌

炙甘草虽然药性平和,但仍要注意以下禁忌:
孕妇慎用:炙甘草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孕妇使用需谨慎。
脾虚湿盛者慎用:炙甘草滋腻,脾虚湿盛者服用可能会加重湿邪。
高血压患者慎用:炙甘草能升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服用需遵医嘱。

用法用量

炙甘草的用法用量应根据具体病情和症状而定,一般用法为:
煎服:3-9克,水煎服。
泡水:2-4克,泡水代茶饮。
研末:研成细末,每次1-2克,温水或蜂蜜冲服。

注意事项

使用炙甘草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长期服用:炙甘草性温,长期服用容易导致腹胀、口干等症状。
与其他药物合用需谨慎:炙甘草能调和诸药,但与某些药物合用可能会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购买正规药材:购买炙甘草时,应选择正规药房或药店,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劣质药材。

炙甘草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药材,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等多种功效。在使用炙甘草时,应注意用量和禁忌,并根据病情和症状合理使用,方可充分发挥其药效。

2024-12-08


上一篇:中药秦九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中药文蛤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