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全:1500余种中药及其药用功效269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中药种类繁多,各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本文将列举1500余种中药,并简要介绍其药用功效,为读者全面了解中药提供参考。
常用中药
1. 人参:补气养血、益智安神、延年益寿。
2. 黄芪: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排脓。
3.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4. 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肝息风。
5.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调经止痛。
养血安神类
1. 阿胶:补血滋阴、止血安神、润肺止咳。
2. 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益精、延缓衰老。
3. 生地黄:滋阴降火、养血补虚、凉血止血。
4. 麦冬:滋阴润肺、清心安神、止咳生津。
5. 五味子:补气敛肺、滋阴生津、止咳宁心。
清热解毒类
1.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炎止痛。
2. 菊花:清热降火、明目散风、消炎抗菌。
3. 连翘: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清心降火。
4. 牛蒡子: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散风止咳。
5. 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通肝、消炎退肿。
行气止痛类
1.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理气、消食化积。
2. 砂仁:行气开胃、化湿和中、温中止泻。
3. 槟榔:行气化痰、杀虫消积、下气导滞。
4. 乌药:行气止痛、温中散寒、止泻固精。
5. 艾叶:行气活血、温经止痛、安胎止崩。
补肾益精类
1. 鹿茸:补肾益精、强筋壮骨、生精养髓。
2. 海马:补肾益精、固精缩尿、强筋壮骨。
3. 巴戟天:补肾壮阳、抗衰延老、提高免疫。
4. 淫羊藿:补肾壮阳、活血补血、益精壮腰。
5. 锁阳:补肾壮阳、固精缩尿、强筋壮骨。
止咳平喘类
1.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肿。
2. 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敛肺生津。
3.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益智健脑。
4. 紫苏叶:行气宽中、健脾理气、止咳平喘。
5. 紫菀:止咳化痰、平喘润肺、消炎止痛。
化痰利湿类
1. 陈皮:理气健脾、化痰止咳、疏肝理气。
2. 半夏:化痰降逆、开郁散结、燥湿化痰。
3. 茯苓:健脾利湿、宁心安神、化痰止咳。
4. 泽泻: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消肿散结。
5. 猪苓:渗湿利尿、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活血化瘀类
1. 丹参: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降压安神。
2. 川七:活血化瘀、散瘀止痛、消肿定痛。
3. 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4. 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消肿止痛。
5. 乳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散结消癥。
清肝明目类
1. 枸杞叶:清肝明目、降血压、抗自由基。
2. 决明子: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肠通便。
3. 菊花:清肝明目、散风热、解毒消炎。
4. 桑叶:清肝明目、降血压、降血糖。
5. 山茱萸:清肝明目、补肾涩精、止血安胎。
补脾益气类
1.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补气固表。
2. 黄芪: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排脓。
3. 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补肺止咳。
4. 莲子:益气安神、益肾固精、补脾止泄。
5. 茯苓:健脾利湿、宁心安神、化痰止咳。以上列举的只是众多中药的一小部分,具体使用时,需咨询专业中医师,根据自身情况及病情对症用药,切勿自行盲目用药。
2024-12-08
上一篇:丹参:功效、作用及中药禁忌

止痒祛湿:中药泡澡秘方及注意事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59849.html

脂溢性脱发:中药治疗的机制与临床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59848.html

苏乙:功效、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59847.html

柑橘类果皮药用价值及功效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59846.html

葳蕤:功效、作用及现代药理研究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59845.html
热门文章

中医药宝库: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5807.html

昆布:海洋中的中医“黑珍珠”,功效奇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714.html

中药莪术的功效与作用,不容小觑的养生佳品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97.html

中药桑螵蛸功效与作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473.html

中药芒硝:功效与作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