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火炭母:功效与作用268


火炭母,又名地胆头、地胆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短缩,呈圆柱状,表面黑褐色,有纵皱纹。火炭母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地区,生长于海拔300-1000米的荒地、山坡和疏林中。

功效与作用中医认为,火炭母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

1. 清热利湿


火炭母性寒清凉,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黄疸、胁痛、小便不利等症。

2. 散瘀止血


火炭母含有挥发油、苦味质等成分,具有散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

3. 解毒消肿


火炭母能解毒消肿。用于治疗蛇虫咬伤、疮痈肿毒等症。

临床应用火炭母临床应用广泛,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1. 黄疸


火炭母清热利湿,可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黄疸。

2. 胁痛


火炭母散瘀止血,可用于治疗湿热瘀滞引起的胁痛。

3. 小便不利


火炭母利湿通淋,可用于治疗湿热淋阻引起的小便不利。

4. 跌打损伤


火炭母散瘀止血,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

5. 蛇虫咬伤


火炭母解毒消肿,可用于治疗蛇虫咬伤。

6. 疮痈肿毒


火炭母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火炭母通常用于煎服,用量5-10克。也可研磨成粉末,外敷患处。

禁忌火炭母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火炭母是一种清热利湿、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中药。临床应用广泛,治疗范围较广。但由于其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2024-12-09


上一篇: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牡砺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中药材白术:功效与作用,详解其药用价值和使用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