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功效归纳表,助你轻松掌握中药知识160
前言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中医认为,中药具有四气五味,能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了解中药的功效,对于中医学习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整理了一份常用中药功效归纳表,帮助大家快速掌握中药知识。
常用中药功效归纳表
下表列举了常用中药的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及主治,供大家参考。| 中药名称 | 性味 | 归经 | 功效 | 主治 |
|---|---|---|---|---|
|人参 | 甘、微苦 | 脾、肺、心 | 补气生津,益气安神 | 气虚乏力,倦怠嗜睡,心悸失眠 |
|黄芪 | 甘、微温 | 肺、脾 |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 | 气虚表虚,自汗,盗汗,浮肿 |
|当归 | 甘、辛、温 | 心、肝、脾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 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痛经 |
|川芎 | 辛、温 | 肝、胆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头痛,眩晕,胸胁疼痛 |
|白术 | 甘、温 | 脾、胃 | 健脾益气,燥湿止泻 | 脾虚泄泻,湿滞腹胀 |
|茯苓 | 甘、淡、平 | 心、脾、肺 |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 水肿,小便不利,心悸失眠 |
|甘草 | 甘、平 | 脾、胃、肺 | 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 气虚乏力,脾胃虚弱,咳嗽 |
|桂枝 | 辛、温 | 表 | 发汗解表,通阳化气 | 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肢痛 |
|生姜 | 辛、微温 | 肺、脾、胃 | 温中化湿,散寒止呕 | 胃寒呕吐,腹痛腹泻,风寒感冒 |
|大枣 | 甘、温 | 脾、胃 | 补气养血,健脾和胃 | 气血不足,心悸失眠,脾胃虚弱 |
|菊花 | 甘、苦、微寒 | 肝、肺 | 清热解毒,明目降压 | 风热感冒,头痛目赤,高血压 |
|金银花 | 甘、寒 | 肺、心、胃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
|蒲公英 | 苦、甘、寒 | 肝、胃 |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 湿热黄疸,尿路感染,乳腺炎 |
|银杏叶 | 苦、涩、平 | 肺、心 | 活血化瘀,抗氧化 | 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痴呆 |
|枸杞子 | 甘、平 | 肝、肾 | 补肾益精,明目抗衰 | 肾虚腰痛,阳痿遗精,视力下降 |
中药配伍应用
除了了解单味中药的功效外,中药配伍应用也是中医学的精髓。不同中药配伍使用,可以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例如:人参、白术、茯苓配伍使用,具有补气健脾、利水渗湿的功效,常用于脾虚水肿;当归、川芎、桂枝配伍使用,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血瘀疼痛、风寒感冒。中药配伍应用博大精深,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中药禁忌
中药虽然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但也有禁忌。某些中药不适合特定人群使用,如孕妇、儿童、体质虚弱者等。例如:孕妇忌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当归、川芎等;儿童忌用温燥的中药,如附子、干姜等;体质虚弱者忌用峻攻猛泻的中药,如大黄、芒硝等。使用中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咨询专业医师。
结语
中医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药功效广泛,应用历史悠久。掌握中药知识,对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整理的常用中药功效归纳表,仅供大家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中药,确保安全有效。
2024-12-10

清热祛湿的中药粉:功效、用法及注意事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0553.html

大便粘滞与湿邪:中医辨证与中药调理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0552.html

西扶中药:别名、功效与应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0551.html

甘蔗的药用价值及功效详解:从古方到现代研究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60550.html

棘苑:名字背后的中药传奇与辨识秘诀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0549.html
热门文章

中医药宝库: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5807.html

昆布:海洋中的中医“黑珍珠”,功效奇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714.html

中药莪术的功效与作用,不容小觑的养生佳品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97.html

中药桑螵蛸功效与作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473.html

中药芒硝:功效与作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