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吴茱萸:功效、作用与临床应用319


引言

吴茱萸,又名吴萸、萸实、乌萸,是一种重要的中药。其主要来源于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成熟果实,具有温中止呕、降逆止泻、散寒止痛等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

药性与归经

吴茱萸性温,味苦、辛;归肝、脾、胃经。

功效与作用

1. 温中止呕


吴茱萸性温,能温中散寒,止呕止吐。适用于寒性呕吐、胃寒腹痛、脾胃虚寒、食积不化等症。

2. 降逆止泻


吴茱萸既能温中止呕,又能降逆止泻。常用于治疗寒湿痢疾、脾胃虚寒所致的腹泻。

3. 散寒止痛


吴茱萸辛散,能散寒止痛。常用于治疗寒湿痹痛、下肢冷痛、妇女痛经等症。

4. 驱虫止痒


吴茱萸具有驱虫止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蛔虫病、蛲虫病、皮肤瘙痒等症。

5. 其他功效


吴茱萸还有其他功效,如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降低胆固醇、抗菌消炎等。

临床应用

吴茱萸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寒性呕吐
胃寒腹痛
脾胃虚寒
食积不化
寒湿痢疾
脾胃虚寒腹泻
寒湿痹痛
下肢冷痛
妇女痛经
蛔虫病
蛲虫病
皮肤瘙痒

用法与用量

吴茱萸一般煎服,用量为3-9克。也可研末冲服、入丸、入散等。

禁忌与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血热吐血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长期大量使用吴茱萸可引起肝肾损伤。
吴茱萸与藜芦相畏,不可同用。

结语

吴茱萸是一种功效广泛的中药,在中医临床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吴茱萸性温辛,不可久服或过量使用。在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进行辩证用药。

2024-12-11


上一篇:中药生山药功效与作用,了解一下!

下一篇:中药白麻薯,古老养生方,功效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