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百味:常用中药功效详解及应用396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药物知识。在浩如烟海的中药材中,许多药物因其独特的功效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将选取一百种常用中药,简要介绍它们的功效、主治疾病及应用注意事项,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补益类:
1. 人参: 补气固脱,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用于气虚欲脱,心悸气短,倦怠乏力,脾虚食少,肺虚咳嗽,津伤口渴,神经衰弱等。
2. 黄芪: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脾虚泄泻,自汗盗汗,浮肿,痈疽溃疡等。
3. 党参: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咳嗽气喘等。
4. 白术: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用于脾虚食少,泄泻,水肿,自汗等。
5. 山药: 补脾益肺,固肾益精。用于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肾虚遗精等。
6. 枸杞: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目暗不明,虚劳咳嗽等。
7. 阿胶: 滋阴补血,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妇女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虚燥咳,肠燥便秘等。
二、清热解毒类:
8. 金银花: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痈肿疔疮,喉痹,热毒血痢等。
9. 连翘: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疮毒,热淋,风热感冒等。
10. 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温疫初起,流感,麻疹,腮腺炎等。
11. 蒲公英: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结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12. 黄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等。
三、活血化瘀类:
13. 丹参: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用于瘀血肿痛,经闭痛经,胸痹心痛等。
14. 赤芍: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用于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瘀血阻络所致的疼痛等。
15. 川芎: 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头痛,风湿痹痛等。
16. 红花: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等。
四、理气止痛类:
17. 陈皮: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闷腹胀,胃痛呕吐,咳嗽痰多等。
18. 香附: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
19. 木香: 理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泄泻等。
20. 佛手: 理气化痰,止痛。用于胸胁胀痛,胃痛呕吐,咳嗽痰多等。
五、其他常用中药(举例):
21. 甘草: 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22. 生姜: 温中止呕,散寒解表。
23. 大枣: 补脾胃,益气血。
24. 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25.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26. 熟地黄: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27. 白芷: 祛风通窍,消肿止痛。
28. 防风: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29. 荆芥: 疏散风热,透疹。
30. 薄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此处省略70种中药,篇幅限制)
注意事项: 以上只是一些常用中药的简要介绍,并非详尽的药典。中药的应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 不同体质的人对同一种中药的反应可能不同,用药前应仔细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切勿盲目相信偏方,以免延误病情。
本文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如有疾病,请及时就医。
2025-09-10
上一篇:原朴:功效、作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中药的十大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3579.html

中药外敷祛湿:功效、配方及注意事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3578.html

鹏沙中药:功效、作用及临床应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3577.html

中药福泄:功效、药性及临床应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3576.html

铁皮石斛的药用价值及现代研究进展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3575.html
热门文章

中医药宝库: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5807.html

昆布:海洋中的中医“黑珍珠”,功效奇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714.html

中药莪术的功效与作用,不容小觑的养生佳品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97.html

中药桑螵蛸功效与作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4473.html

中药芒硝:功效与作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