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单味中药:摆脱体湿困扰15
湿气,在中医理论中是一种病理产物,可因各种原因导致体内水分代谢失常,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祛湿,是中医治疗湿邪的重要原则,而一些单味中药因其祛湿功效显著,常被作为祛湿良方。
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健脾益胃、解毒排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湿疹、疮痈等湿邪阻滞证候。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湿邪内阻证候。
薏苡仁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泄泻、湿疹等湿邪困脾证候。
泽泻
泽泻味甘、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泻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淋浊等湿邪下注证候。
车前草
车前草味甘、淡,性寒,归肺、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湿疹疮疡等湿邪阻滞证候。
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健脾、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气虚乏力、脾虚湿盛等气虚湿困证候。
白术
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泄泻水肿、湿疹疮疡等脾虚湿困证候。
党参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健脾、益气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困、气虚乏力、水肿等气血两虚证候。
黄精
黄精味甘、淡,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困、气虚咳嗽、水肿等阴阳两虚证候。
太子参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脾经。具有补气益阴、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困、气阴两虚、水肿等气阴两虚证候。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祛湿讲究辨证论治,不同体质、不同证型的湿邪,需要选择不同的中药或方剂。因此,在使用这些单味中药祛湿时,应咨询有经验的中医师,避免自行盲目使用。
2024-11-30
上一篇:补阳祛湿:中药调理之道

中药手绘图鉴及功效详解:一幅画,一份健康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3428.html

中药功效相同?探秘同功异效与复方配伍的奥秘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3427.html

琅琊草的药用价值及现代研究进展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3426.html

大苓:中药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3425.html

藕根的药用价值及功效:中医视角下的神奇根茎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3424.html
热门文章

喝了祛湿中药唾液变多了,这是怎么回事?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494.html

清热祛湿的中药有哪些?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6.html

中医祛湿妙方:中药贴化解湿邪不适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834.html

中药祛湿真能保肝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7607.html

中药祛湿茶的强力功效,告别湿气困扰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