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祛湿的中药有哪些?144


湿气是中医中一种致病因素,它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祛湿是中医治疗湿邪的重要方法,而中药是祛湿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祛湿药:1.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归脾、心、肺经。具有健脾利湿、益心安神的作用。用于脾虚湿盛证,水肿,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
2. 白术
白术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燥湿、止泻的功效。用于脾虚湿盛证,水肿,泄泻,便溏等。
3. 泽泻
泽泻性寒味甘,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除湿的功效。用于湿热证,水肿,小便不利,淋证等。
4. 薏苡仁
薏苡仁性微寒味甘,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脾虚湿盛证,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
5. 赤小豆
赤小豆性平味甘,归心、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益气的功效。用于水肿,脚气,脾虚泄泻等。
6. 桑寄生
桑寄生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肝肾亏虚证,水肿,腰膝酸软等。
7. 车前草
车前草性寒味甘,归肺、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止血的功效。用于热淋证,小便不利,水肿等。
8. 黄芪
黄芪性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气虚水肿证,水肿,小便不利等。
9. 桂枝
桂枝性温味辛,归太阳经。具有发汗解表、温经通脉的功效。用于感受风寒表虚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水肿等。
10. 麻黄
麻黄性温味辛,归肺、气管经。具有发汗解表、平喘止咳的功效。用于感受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水肿等。
以上中药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024-12-14


上一篇:中医药祛湿去寒:正确泡制中药的方法

下一篇:吃中药祛湿可以加蜂蜜吗?这样做,补肾健脾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