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的中药有哪些202


中医认为,湿邪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一,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湿邪侵袭人体,可引起多种疾病,如关节疼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祛湿是中医治疗湿邪引起的疾病的重要手段,中药中有很多具有祛湿作用的药物,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茯苓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性平,味甘淡,归脾、肾经。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腹胀、尿少、脾虚倦怠等湿邪引起的疾病。

2. 白术

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苦辛,归脾、胃经。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引起的腹胀、泄泻、呕吐等疾病。

3. 苍术

苍术是菊科植物苍术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辛,归脾、胃、肝经。苍术具有燥湿健脾、消食化积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邪阻滞引起的脾胃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疾病。

4. 陈皮

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的干燥成熟果皮,性温,味苦辛,归脾、肺经。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阻中焦引起的胸腹胀满、恶心呕吐、咳嗽痰多等疾病。

5. 半夏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辛,归脾、肺、胃经。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邪阻滞引起的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痰多等疾病。

6. 泽泻

泽泻是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性寒,味甘苦,归脾、肾、膀胱经。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清热除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邪阻滞引起的尿少、水肿、腹泻等疾病。

7. 薏苡仁

薏苡仁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薏苡仁具有健脾渗湿、清热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邪阻滞引起的腹胀、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疾病。

8. 藿香

藿香是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干燥叶,性温,味辛香,归脾、胃经。藿香具有解暑化湿、理气止呕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邪困阻引起的暑湿感冒、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疾病。

9. 白蔻

白蔻是姜科植物山奈的干燥成熟种子,性温,味辛香,归脾、胃、小肠经。白蔻具有温中化湿、健胃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邪阻滞引起的腹胀腹痛、泄泻等疾病。

10. 佩兰

佩兰是菊科植物佩兰的干燥根,性温,味苦辛,归脾、肝、肾经。佩兰具有化湿健脾、理气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邪困阻引起的腹胀腹痛、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等疾病。

以上这些中药都具有祛湿的作用,在祛湿治疗中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的不同搭配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中药祛湿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辩证用药,切不可擅自服药。

2024-12-14


上一篇:中药祛湿,益处多多,但并非人人都能喝

下一篇:中医祛寒祛湿的常用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