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补肝健脾祛湿的中药297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湿邪易伤脾胃,阻碍气机运行,导致肝气郁滞,脾胃运化失常,出现肝气郁结、脾虚湿盛等症状。补肝健脾祛湿的中药,可以有效改善这些症状,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补肝健脾祛湿中药材

1.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明目抗疲劳的功效。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视物模糊等症状。

2. 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入肝、肺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解毒消炎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口干舌燥等症状。

3. 山药:性平,味甘,入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健脾益气,益肺止咳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腹泻便溏,肺气虚弱,咳嗽气喘等症状。

4. 白术:性温,味甘苦,入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止泻止汗的功效。用于脾虚气弱,腹胀便溏,痰湿咳嗽,自汗盗汗等症状。

5.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脾、心、肾经。具有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益智健忘的功效。用于脾虚湿盛,小便不利,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

6. 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疏肝理气的功效。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湿痰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

7. 当归:性温,味甘、辛,入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痛经腹痛,便秘等症状。

配伍原则* 补肝养血:枸杞子、菊花、当归
* 健脾益气:山药、白术
* 祛湿化痰:茯苓、陈皮

注意事项* 服用中药前,应咨询中医师,根据个人体质辩证用药。
* 中药具有缓效的特点,需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才能见效,不可急于求成。
* 脾胃虚弱者,服用中药时宜饭后服用,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 服用中药期间,应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2024-12-16


上一篇:健脾祛湿:一味中药汤,告别湿气困扰

下一篇:中药泡脚减肥驱寒祛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