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知识:中药祛湿大全270
中医药祛湿原理中医认为,湿邪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症状表现为身体沉重、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祛湿是中医治疗湿邪致病的关键,常用的中药祛湿方法有以下几种:
温阳化湿: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湿邪,常用药材有附子、干姜、肉桂等。
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湿邪,常用药材有白术、茯苓、苡仁等。
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证引起的湿邪,常用药材有黄芩、黄连、茵陈等。
化痰利湿:适用于痰湿证引起的湿邪,常用药材有陈皮、半夏、茯苓等。
利水渗湿:适用于水湿内停引起的湿邪,常用药材有泽泻、车前子、瞿麦等。
常用中药祛湿材
*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脾虚湿滞、心神不安等。
* 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燥湿、益气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滞、食欲不振、腹泻等。
* 苡仁:味甘,性微寒,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暑湿夹杂等。
* 黄芩:味苦,性寒,归心、肺、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证、黄疸、肝火旺盛等。
* 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除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淋证等。
中药祛湿方剂
* 五苓散: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组成的方剂,具有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
* 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组成的方剂,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泄泻等。
* 平胃散:白术、茯苓、甘草组成的方剂,具有健脾和胃、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浊内停、呕吐泄泻等。
* 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组成的方剂,具有化痰利湿、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湿咳嗽、胸闷气短等。
* 茯苓四君子汤:茯苓、白术、人参、甘草、炙黄芪组成的方剂,具有健脾利湿、益气补虚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身体倦怠、食欲不振等。
注意
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病症,需要不同的中药祛湿方案,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中药祛湿。
2024-11-30

中药手绘图鉴及功效详解:一幅画,一份健康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3428.html

中药功效相同?探秘同功异效与复方配伍的奥秘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3427.html

琅琊草的药用价值及现代研究进展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3426.html

大苓:中药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3425.html

藕根的药用价值及功效:中医视角下的神奇根茎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3424.html
热门文章

喝了祛湿中药唾液变多了,这是怎么回事?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494.html

清热祛湿的中药有哪些?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6.html

中医祛湿妙方:中药贴化解湿邪不适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834.html

中药祛湿真能保肝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7607.html

中药祛湿茶的强力功效,告别湿气困扰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