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祛痰化湿的中药方97


痰湿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病理产物,是由水湿内停或运化失常,与痰浊互结而成。痰湿困阻体内,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气机郁滞,引起多种疾病。中医治疗痰湿,主要以祛痰化湿为原则,常用的一些中药方如下:

1. 二陈汤


二陈汤是祛痰化湿的经典方剂,由陈皮、半夏、茯苓组成。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益气。三药合用,能有效祛除痰湿,适用于痰湿内阻胸闷、咳嗽咳痰、恶心呕吐等症。

2. 平胃散


平胃散由厚朴、枳实、陈皮、半夏、茯苓组成。厚朴理气消积,降逆止呕;枳实破气消积,顺气行滞;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益气。五药合用,能理气化痰,降逆和胃,适用于痰湿阻滞脾胃导致的胃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症。

3. 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


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由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半夏、杏仁组成。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益气;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五味子敛肺止咳,安神定志;干姜温中散寒,温肺化痰;细辛辛温解表,通窍散寒;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杏仁降气化痰,润肺止咳。七药合用,能祛痰化湿,温肺化寒,适用于痰湿阻肺导致的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症。

4. 温胆汤


温胆汤由苏叶、半夏、茯苓、橘皮、陈皮、生姜、大枣组成。苏叶疏肝理气,化痰止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益气;橘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生姜温中散寒,止呕化痰;大枣健脾益气,养血安神。七药合用,能温胆化痰,疏肝理气,适用于痰湿阻滞肝胆导致的胆囊炎、胆结石、胁肋疼痛等症。

5.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扁豆、泽泻、桂枝、生姜组成。人参补气益血,健脾益肺;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益气;白术健脾燥湿,益气固表;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扁豆健脾化湿,消暑除烦;泽泻利水渗湿,清热除湿;桂枝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生姜温中散寒,止呕化痰。八药合用,能补气健脾,燥湿化痰,适用于痰湿困脾导致的脾虚湿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泻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祛痰化湿方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不可盲目服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4-11-30


上一篇:中药熏蒸祛湿驱寒:赶走体内寒湿,恢复健康活力

下一篇:中药煲汤祛湿:有效方法,告别湿气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