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湿热 祛湿中药一把抓71


大肠湿热是中医内科常见病症,多因湿邪蕴结肠腑,化热生湿所致。表现为大便溏泻、腹胀腹痛、肛门灼热、口苦口臭、烦渴多饮等症。

中医认为,祛大肠湿热应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的中药包括以下几种:

1. 茵陈

茵陈性味苦、辛、寒,入脾、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疏肝解郁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肝炎、湿热痢疾、大便溏泄等症。

2. 黄芩

黄芩性味苦、寒,入心、肝、胃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湿热痢疾、大便溏泄、湿热蕴结所致的疮疡等症。

3. 栀子

栀子性味苦、寒,入心、肺、肝经,具有清热泻火、利湿退黄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热病烦渴、湿热痢疾、大便溏泄等症。

4. 泽泻

泽泻性味甘、寒,入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泻火的功效。主治湿热水肿、尿少水肿、湿热痢疾、大便溏泄等症。

5. 猪苓

猪苓性味甘、淡,入心、肺、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水肿、尿少水肿、湿热痢疾、大便溏泄等症。

6. 大黄

大黄性味苦、寒,入胃、大肠经,具有泻热通便、清肠排毒的功效。主治湿热痢疾、大便秘结、湿热蕴结所致的疮疡等症。

7. 黄连

黄连性味苦、寒,入心、脾、肾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湿热痢疾、大便溏泄、湿热蕴结所致的疮疡等症。

8. 龙胆草

龙胆草性味苦、寒,入胆、胃、小肠经,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湿热痢疾、大便溏泄、湿热蕴结所致的疮疡等症。

9. 朴硝

朴硝性味苦、寒,入大肠经,具有泻热通便、清肠排毒的功效。主治湿热痢疾、大便秘结、湿热蕴结所致的疮疡等症。

10. 芒硝

芒硝性味苦、寒,入胃、大肠经,具有泻热通便、清肠排毒的功效。主治湿热痢疾、大便秘结、湿热蕴结所致的疮疡等症。

注意:以上中药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2024-12-20


上一篇:祛湿健脾中药:告别湿气,调理身体!

下一篇:祛湿中药的显著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