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祛湿:小方大用,驱散体内湿气297


中药祛湿小方湿气是中医中的一种致病因素,是指人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湿停滞于体内,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中药祛湿具有标本兼治、副作用小的优点,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简单易行的中药祛湿小方。

1. 茯苓薏米粥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薏米健脾祛湿,两者搭配熬粥,对脾虚湿盛引起的腹泻、水肿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做法:取茯苓15克,薏米30克,和大米一起熬粥食用。

2. 赤小豆薏米汤

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肿、健脾渗湿的功效,与薏米搭配,可加强祛湿效果,适用于湿热型的水肿、小便不利、口渴等症状。

做法:取赤小豆30克,薏米60克,加水煎煮成汤,代茶饮用。

3.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材组成,具有健脾利湿、益气补中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气虚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做法:取人参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3克,加水煎煮成汤,温服。

4.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是治疗脾虚湿盛的经典名方,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砂仁、泽泻组成,具有健脾利湿、益气补中的功效。

做法:取人参10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砂仁3克,泽泻15克,研成细末,每次取6克,用水送服。

5.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是由茵陈、蒿本、栀子、大黄组成,具有清热利湿、疏肝利胆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型的黄疸、小便短赤、口苦等症状。

做法:取茵陈30克,蒿本30克,栀子15克,大黄6克,加水煎煮成汤,温服。

6. 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是由吴茱萸、干姜、附子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祛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寒湿型的腹痛、泄泻等症状。

做法:取吴茱萸10克,干姜10克,附子10克(炮制),加水煎煮成汤,温服。

7.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是由藿香、白芷、茯苓、陈皮、甘草等药材组成,具有解暑清热、理气化湿的功效,适用于暑湿感冒、中暑、腹泻等症状。

用法:口服,一次1支,一日3次。

注意:以上中药祛湿小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药祛湿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不可盲目服用。

2024-12-21


上一篇:祛湿刮油的中药方剂及应用

下一篇:祛湿中药拉稀的原理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