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祛湿,风湿的中药宝库98


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风湿病的发生多与感受外邪,如风寒、湿邪、热邪等有关。其中,湿邪是风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湿邪侵袭人体,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关节肿痛,肌肉酸楚等症状。因此,祛湿是治疗风湿病的关键。

中医药中有很多祛湿的良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

1. 苍术

苍术味辛,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化痰散结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湿气较重、脾虚运化失常的风湿病证,如脘腹胀满、大便溏泻、肢体酸痛等。

2. 白术

白术味甘、辛,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的风湿病证,如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

3.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湿浊内停的风湿病证,如小便不利、肢体浮肿、心悸失眠等。

4. 防己

防己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膀胱经。具有祛湿胜湿、利尿除痹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湿热痹阻的风湿病证,如关节肿痛、发热口渴、小便赤黄等。

5. 独活

独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证。

6. 威灵仙

威灵仙味苦、辛,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疼痛、肢体麻木等证。

7. 川芎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证。

8. 红花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等证。

9. 当归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证。

10. 黄芪

黄芪味甘,性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益气升阳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自汗盗汗、体虚乏力等证。

2024-12-23


上一篇:名中医教你祛湿:药材篇

下一篇:祛湿中药煎法全解,一剂药方逐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