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中药十二181


湿气是中医理论中引发各种疾病的一个重要病因。祛除湿气是中医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以下列出十二种常见的祛湿中药,供大家参考。

1.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脾、肺、心经。具有利水渗湿、安神益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腹胀、食欲不振、失眠等湿气重的证候。

2. 薏苡仁

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祛湿、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型水肿、腹水、小便不利等症。

3. 赤小豆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脾、肾经。具有健脾利水、祛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腹胀、湿疹、痘痘等湿热证候。

4. 白术

白术性温,味苦辛,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温肾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水肿、腹胀、便溏等症。

5. 泽泻

泽泻性寒,味甘淡,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除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淋浊等症。

6. 猪苓

猪苓性平,味甘淡,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祛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湿疹、脚气等湿邪阻滞的证候。

7. 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益肺、益肾固精、祛湿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水肿、腹泻、遗精等症。

8. 芡实

芡实性平,味甘涩,归脾、肾经。具有健脾益肾、固涩止泻、祛湿利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遗尿、水肿等症。

9. 莲子

莲子性平,味甘涩,归心、脾、肾经。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胃、祛湿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悸失眠、脾虚泄泻、水肿等症。

10. 扁豆

扁豆性温,味甘平,归脾、肺、胃经。具有健脾益胃、和中下气、祛湿消暑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水肿、暑湿感冒等症。

11. 薏米

薏米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水肿、脚气、湿疹等症。

12. 砂仁

砂仁性温,味辛,归胃、脾经。具有温中健脾、行气化湿、理气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腹胀、腹痛、湿邪阻滞等症。

2024-12-24


上一篇:祛湿坐垫:告别湿气困扰

下一篇:中药浴去湿气:原理、功效、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