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祛湿中药,清热消暑,健康度过大暑143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阳气旺盛、气温升高,人体容易湿热郁积,出现湿邪阻滞的症状,如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因此,在大暑时节,宜祛湿清热,以保持身体健康。

大暑祛湿中药以下介绍一些常见的大暑祛湿中药:

1.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入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证。

2. 白术


白术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腹胀泄泻、食欲不振等证。

3. 泽泻


泽泻性寒味甘,入肾、膀胱经,具有利尿消肿、清热除湿的功效。适用于湿热下注、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证。

4. 荷叶


荷叶性微寒味苦,入心、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湿热泄泻、小便不利等证。

5. 赤小豆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具有健脾利水、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湿泻痢等证。

6. 薏仁


薏仁性微寒味甘,入脾、胃、肺经,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水肿胀满、腹泻便溏等证。

中药祛湿方剂根据不同的证型,可以将上述中药搭配使用,组成不同的祛湿方剂。

1. 健脾祛湿方


茯苓、白术、泽泻各15克,荷叶10克,赤小豆2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脾虚湿盛、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证。

2. 清热祛湿方


荷叶、赤小豆各15克,薏仁20克,白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暑热烦渴、湿热泄泻、小便不利等证。

3. 利水消肿方


茯苓、泽泻各20克,赤小豆、薏仁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证。

注意事项使用祛湿中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应根据自身体质和证型选择适当的中药方剂。
2. 服用中药期间,应忌食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湿热。
3. 如果服药后症状加重或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服药并就医。
4.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使用中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024-12-25


上一篇:中药祛湿除脚气,轻松告别瘙痒异味

下一篇:中药祛湿贴膏:功效、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