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祛除风寒湿邪的药材大全228


在中医理论中,“风寒湿”三邪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风寒湿邪入侵人体后,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症,如感冒、发烧、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腹泻等。中医治疗风寒湿邪,常用发散风寒、祛除湿邪的中药。

发散风寒的中药材

1. 桂枝:桂枝性温味辛,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散风寒、温通经脉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恶寒等风寒表实证。

2. 麻黄:麻黄性温味辛,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散风寒、宣肺平喘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气喘等。

3. 防风:防风性辛味甘,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散风寒、透疹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麻疹、风疹等。

4. 羌活:羌活性温味辛,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肌肉疼痛等。

5. 川芎: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胸闷等。

祛除湿邪的中药材

1. 苍术:苍术性温味苦,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化痰止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邪内阻引起的脾胃虚弱、腹胀腹泻、痰多咳嗽等。

2. 白术:白术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止泻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水肿等。

3.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邪内阻引起的腹胀水肿、小便不利、脾胃虚弱等。

4. 猪苓:猪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邪内阻引起的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淋证等。

5. 泽泻:泽泻性寒味甘,归脾、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泄火的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邪内阻引起的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淋证等。

中药祛湿风寒的经典方剂

1. 桂枝汤: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组成。具有发散风寒、解肌透表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恶寒、无汗等症状。

2. 麻黄汤: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具有发散风寒、宣肺平喘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恶寒发热等症状。

3.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水肿等症状。

4.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健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湿邪内阻引起的腹胀水肿、食欲不振、便溏等症状。

5. 猪苓汤:猪苓汤由猪苓、茯苓、泽泻、白术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湿邪内阻引起的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淋证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祛除风寒湿邪的中药材种类繁多,方剂配伍复杂,具体用药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2024-12-25


上一篇:药店中药祛湿 秘方大全帮你一扫潮湿

下一篇:中药祛湿不可与酒同服,警惕伤害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