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消肿祛湿良方:药材详解及煮法246


水肿是人体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水分积聚异常所致,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性肿胀。中医认为,水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脾肾虚弱,运化失常,导致水湿内困所致。消肿祛湿中药是中医治疗水肿的重要手段,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肾的功效。

消肿祛湿中药材详解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功效。茯苓利水不伤正气,适用于各种水肿。
泽泻:味苦,性寒,具有利水渗湿、清热除湿的功效。适用于湿热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猪苓:味甘,性平,具有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水肿、湿热黄疸、淋证等症。
车前子:味甘,性寒,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热淋涩痛等症。
扁豆:味甘,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功效。适用于水肿、脾虚湿盛等症。
赤小豆:味甘,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浮肿等症。
薏苡仁:味甘,性微寒,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湿的功效。适用于水肿、湿热泻痢、小便不利等症。
金钱草:味甘,性寒,具有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等症。
桑叶:味苦,性寒,具有清热除湿、利水渗湿的功效。适用于水肿、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
玉米须:味甘,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肾的功效。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浮肿等症。

消肿祛湿中药煮法

将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扁豆、赤小豆、薏苡仁、金钱草、桑叶、玉米须等中药材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即可。每日两次,分早晚服用。

注意事项

1. 本方仅适用于湿邪水肿,且脾肾虚弱者。
2. 孕妇、经期女性不宜服用。
3. 服用中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4. 如果服用中药后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

2024-12-28


上一篇:补气祛湿中药:改善健康,告别湿邪困扰

下一篇:减轻体内湿气,中药草祛湿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