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除湿气 中药宝典361
在中医理论中,过敏与湿气有着密切的关系。湿气作为致病因素之一,会阻碍气血运行,影响脏腑功能,从而加重过敏症状。因此,祛湿是治疗过敏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过敏的常见表现* 皮肤瘙痒、红疹
* 鼻塞、流涕、打喷嚏
* 眼睛发痒、流泪
* 呼吸困难、喘息
* 恶心、呕吐、腹泻
二、湿气的征兆* 四肢沉重、酸痛
* 头晕目眩
* 食欲不振、腹胀
* 大便粘腻、不易成形
* 口黏、舌苔厚腻
三、祛湿抗过敏中药中医认为,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居住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内湿多因脾虚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所致。因此,祛湿中药需根据湿气的不同类型选择。
1. 外湿导致的过敏
* 苍术:化湿醒脾、利水渗湿
* 白术:健脾燥湿、化湿止泻
*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 赤小豆: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2. 内湿导致的过敏
*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 白术:健脾燥湿、化湿止泻
*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四、中药祛湿抗过敏方剂
1. 苍术白术汤
适用于外湿导致的过敏,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红疹、鼻塞、流涕等。
组成:苍术15g、白术15g、茯苓15g、赤小豆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2. 茯苓白术丸
适用于内湿导致的过敏,症状表现为四肢沉重、酸痛、头晕目眩、食欲不振等。
组成:茯苓30g、白术30g、陈皮15g、半夏15g
用法:研成细末,制成丸剂,每日2次,每次10g。
五、注意事项* 中药祛湿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容易导致体质虚弱。
* 脾虚患者应慎用祛湿中药,以免加重脾虚症状。
*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使用中药需咨询专业中医师。
* 祛湿中药应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 祛湿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 坚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祛湿防过敏。
2024-12-28
下一篇:中药祛湿药浴:告别湿气,重焕活力
一梅千面:中药乌梅(建梅)的别名探秘与养生智慧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100092.html
中医抗衰老:揭秘从内而外的东方驻颜智慧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100091.html
告别湿邪困扰:精选温和祛湿不耗气中药,助您恢复清爽体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100090.html
灯盏细辛:解锁神秘别名背后的药用价值、功效与现代应用全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100089.html
探秘中药“雅号”:从传说故事到生活智慧,解锁草本植物的文化密码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100088.html
热门文章
喝了祛湿中药唾液变多了,这是怎么回事?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494.html
清热祛湿的中药有哪些?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6.html
中医祛湿妙方:中药贴化解湿邪不适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834.html
中药祛湿真能保肝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7607.html
中药祛湿茶的强力功效,告别湿气困扰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