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湿热的常用中药353


燥湿祛湿中药在中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化湿、芳香化浊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暑湿、湿热、脾虚湿滞等证。以下是常见的燥湿祛湿中药及其功效

1. 苍术

性温,味苦辛,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化痰利水、消积导滞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水肿胀满、呕吐泄泻、痰饮内停等证。

2. 茯苓

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益气安神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喘咳、心悸失眠等证。

3. 泽泻

性寒,味甘淡,归脾、肾经。具有利尿通淋、清热化湿、健脾益肾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湿热淋浊、脾胃虚弱等证。

4. 车前子

性寒,味甘,归肺、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清肝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目赤肿痛、泄泻等证。

5. 薏苡仁

性凉,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渗湿、清热利尿、益胃止泻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水肿胀满、泄泻带下等证。

6. 赤小豆

性平,味甘酸,归心、脾经。具有利水消肿、健脾除湿、清热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湿热黄疸、肠痈脓肿等证。

7. 扁豆

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渗湿、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水肿胀满、泄泻带下、疮痈肿痛等证。

8. 荷叶

性凉,味苦涩,归心、肝、脾经。具有清热利水、化湿解暑、凉血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暑湿发热、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目赤肿痛等证。

9. 金银花

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宣肺利咽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暑湿发热等证。

10. 连翘

性微寒,味苦,归心、胆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肝利胆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胆道感染等证。

11. 黄芩

性寒,味苦,归肺、心、肝经。具有清热泻火、燥湿止泻、凉血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泄泻、黄疸热病、目赤肿痛等证。

12. 茵陈

性寒,味苦,归肝、脾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消积导滞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胁肋疼痛、泄泻痢疾、消化不良等证。

13. 栀子

性寒,味苦,归心、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消肿、解毒利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吐血衄血、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等证。

14. 黄连

性寒,味苦,归心、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泻痢疾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泄泻、黄疸热病、痢疾赤白等证。

15. 石膏

性寒,味甘辛,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凉血退热、生津止渴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暑热烦渴、高热惊厥、肺热咳嗽等证。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燥湿祛湿中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擅自服药。同时,对于湿热证的治疗,除了运用中药之外,还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之物,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湿热之邪的排出,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024-12-29


上一篇:潍坊祛湿中药:摆脱湿邪烦恼

下一篇:祛除风湿的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