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祛湿驱寒:必知的药材与方剂374


在中医中,湿气和寒气是致病的重要因素。湿气困阻体内会引起一系列不适,例如疲劳、乏力、关节疼痛、消化不良等。而寒气侵袭则会导致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怕冷畏寒等症状。因此,祛湿驱寒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祛湿中药

1. 茯苓:茯苓性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效。适用于痰湿水肿、脾虚水湿内停等症。

2. 泽泻:泽泻性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清热除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湿热淋漓等症。

3. 白术:白术性味甘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湿气内盛、水肿等症。

4. 苍术:苍术性味苦辛,具有燥湿健脾、化痰散风之功效。适用于湿邪阻滞、脾胃虚弱、风湿痹痛等症。

5. 土茯苓:土茯苓性味甘淡,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除湿之功效。适用于湿热疮毒、湿热黄疸、湿热淋漓等症。

驱寒中药

1. 附子:附子性味辛热,具有回阳救逆、散寒止痛之功效。适用于阳虚脱证、肢冷怕寒、腹痛吐泻等症。

2. 干姜:干姜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之功效。适用于寒凝气滞、胸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

3. 肉桂:肉桂性味辛甘,具有温补肾阳、散寒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肾阳虚衰、怕冷肢厥、腰膝酸痛等症。

4. 艾叶:艾叶性味辛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除湿之功效。适用于寒湿阻滞、经络不通、痛经闭经等症。

5. 生姜:生姜性味辛温,具有散寒止呕、温中和胃之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恶心呕吐等症。

祛湿驱寒方剂

1. 四神汤:茯苓、莲子、芡实、山药组成。具有健脾渗湿、益气安神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湿气内盛、失眠少寐等症。

2. 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祛湿利水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湿气内盛、水肿胀满等症。

3. 附子理中丸: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甘草组成。具有回阳救逆、驱寒止痛之功效。适用于阳虚脱证、肢冷怕寒、腹痛吐泻等症。

4. 温经通脉方:肉桂、艾叶、当归、川芎组成。具有温经通脉、散寒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寒湿阻滞、经络不通、痛经闭经等症。

5. 生姜红糖水:生姜、红糖组成。具有温中散寒、活血化瘀之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恶心呕吐等症。

注意事项

1. 祛湿驱寒中药不应长期服用,以免损害脾胃阳气。

2. 孕产妇、儿童以及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祛湿驱寒中药。

3. 患有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症者不宜服用祛湿驱寒中药。

4. 服用祛湿驱寒中药期间应忌食寒凉、辛辣、油腻食物。

2024-11-28


上一篇:最有效的祛湿中药:全方位指南

下一篇:祛湿中药茶:湿气重,喝它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