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常见祛湿中药378


湿气是中医理论中导致人体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湿气过重会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关节酸痛、腹胀腹泻等。因此,祛湿是养生保健中的重要环节。中医药中有很多祛湿的药材,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苍术

苍术性温,味苦辛,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消积化滞、祛风除湿的作用。适用于湿困脾胃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苔白腻等证。

二、白术

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和中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神疲乏力等证。

三、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适用于湿困脾胃、水肿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证。

四、薏米

薏米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腹胀泄泻、口渴多饮等证。

五、赤小豆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心、脾经。具有利水消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腹胀泄泻、尿赤涩痛等证。

六、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肺、补肾固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神疲乏力等证.

七、芡实

芡实性平,味甘涩,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泄的功效。适用于脾肾虚弱所致的水泻带下、小便频数、遗尿遗精等证。

八、车前草

车前草性寒,味甘,归脾、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清热止咳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尿血涩痛、咽喉肿痛等证.

九、金银花

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身热头晕等证。

十、荷叶

荷叶性平,味苦涩,归心、肝、脾经。具有清热利湿、消暑解烦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水泻腹胀、呕吐烦躁、口渴多饮等证。

以上十种中药都是民间常用的祛湿药材,它们药性平和,疗效显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祛湿中药的服用剂量和用法应遵医嘱,切不可自行随意服用。

2024-11-28


上一篇:祛湿健脾的中药指南

下一篇:祛湿药中药指南:揭秘十大清湿利水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