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祛黄中药大全159
中医学认为,湿气和黄气是导致人体健康问题的常见因素。湿气指体内水分代谢异常,蓄积在体内,而黄气则指面部或皮肤发黄的症状。祛湿祛黄的中药有很多,我们整理了以下常见的几种,供大家参考:
一、祛湿中药
1.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脾、肺、心经。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益肾的功效,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脾虚腹胀等症。
2. 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归脾、肺、胃经。薏苡仁具有健脾渗湿、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水肿、湿疹、小便不利等症。
3. 泽泻:性寒,味甘淡,归肾、膀胱经。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清热除湿的功效,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淋漓等症。
4. 猪苓:性平,味甘淡,归脾、肾、膀胱经。猪苓具有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淋漓等症。
5. 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白术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二、祛黄中药
1. 黄芪:性温,味甘,归脾、肺、肾经。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气生津、利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气虚浮肿、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此外,黄芪还能改善面部气色,起到祛黄的作用。
2. 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血虚面色苍白、黄疸、闭经等症。
3. 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头痛、眩晕、月经不调、黄疸等症。
4. 丹参:性凉,味苦,归心、肝经。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黄疸等症。
5. 茵陈:性微寒,味苦,归肝、胆、脾经。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功效,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黄赤、发热口干等症。
以上中药既有祛湿作用,也有祛黄作用,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指导选择使用。另外,注意饮食清淡,少食辛辣油腻之物,多喝水,有利于湿气和黄气的排出。
2024-12-03
上一篇:中药祛毒祛湿,打造健康体魄
揭秘水面精灵:中药浮萍的神奇功效与应用全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9188.html
力士康中药功效全解析:揭秘其补肾强身、活力重塑的奥秘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9187.html
揭秘马大力:壮骨活血的传统药材,功效、用法与禁忌全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9186.html
中药鸡骨癀:深扒它的百变别名,解密这味“平民神药”的惊人功效!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9185.html
柿子浑身是宝?揭秘中药柿蒂、柿饼、柿叶等“柿”家族的奇妙功效与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9184.html
热门文章
喝了祛湿中药唾液变多了,这是怎么回事?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494.html
清热祛湿的中药有哪些?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6.html
中医祛湿妙方:中药贴化解湿邪不适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834.html
中药祛湿真能保肝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7607.html
中药祛湿茶的强力功效,告别湿气困扰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