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体质有效祛湿的中药方剂不容错过344
湿气入侵人体,轻则引起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适感,重则可能引发严重的疾病。因此,及时祛湿至关重要。除了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理和适量运动之外,中药也能起到良好的祛湿作用。本文整理了几个调理体质、有效祛湿的中药方剂,供大家参考。
1. 苍术薏仁粥
苍术味苦、辛、温,具有燥湿健脾、益气化湿的功效。薏仁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渗湿、健脾渗湿的作用。将苍术和薏仁熬粥服用,可以健脾利湿、祛湿排毒,对脾虚湿盛引起的腹胀、大便溏稀、四肢乏力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材料:
* 苍术6g
* 薏仁30g
* 大米50g
* 水适量
做法:
1. 将苍术和薏仁分别洗净,浸泡1小时。
2. 将大米洗净,与苍术、薏仁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
3.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熬,至粥稠即可。
2. 五苓散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由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五味药组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的功效。该方剂适用于湿邪内阻、脾虚湿盛引起的尿少、水肿、腹胀、四肢沉重等症状。
材料:
* 猪苓15g
* 茯苓15g
* 泽泻12g
* 白术10g
* 桂枝6g
用法:
* 将上述五味药研成细末,每次取6g,用开水送服。
* 每日志服2-3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3. 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利水渗湿的功效。该方剂适用于脾虚湿盛、气虚湿阻引起的腹胀、水肿、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
材料:
* 茯苓15g
* 桂枝6g
* 白术10g
* 甘草6g
用法:
* 将上述四味药研成细末,每次取6g,用开水送服。
* 每日志服2-3次,10-15天为一个疗程。
4.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由茵陈、栀子、大黄、芍药四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泻火通便的功效。该方剂适用于湿热内蕴、热盛湿困引起的黄疸、尿赤、口苦、心烦等症状。茵陈擅于利胆退黄,栀子泻火除烦,大黄通腑泻热,芍药调和气血,四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之功。
材料:
* 茵陈30g
* 栀子15g
* 大黄10g
* 芍药10g
用法:
* 将上述四味药煎煮取汁,分2-3次温服。
* 每日志服1剂,3-5天为一个疗程。
5. 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出自《伤寒论》,由防己、黄芪、桂枝、白术、茯苓五味药组成,具有祛除湿邪、益气固表、温阳健脾的功效。该方剂适用于湿邪所致的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畏寒怕冷、口淡不渴等症状。防己擅于祛除湿邪,黄芪补气固表,桂枝温阳散寒,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利水渗湿,五药合用,共奏祛湿温阳之功。
材料:
* 防己30g
* 黄芪30g
* 桂枝10g
* 白术10g
* 茯苓10g
用法:
* 将上述五味药煎煮取汁,分2-3次温服。
* 每日志服1剂,7-10天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
使用中药祛湿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应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切勿自行用药。
*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有基础疾病者,应谨慎使用中药。
* 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服药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如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4-12-03
制附子别名大揭秘:从乌头到回阳救逆,中医剧毒神药的传奇故事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9224.html
探索岩白菜的神秘面纱:多重别名揭示其深藏的药用智慧与文化印记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9223.html
芒硝外用:古老盐晶的现代妙用,揭秘消肿止痛的传统智慧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9222.html
揭秘中药木腰子:祛风湿、活血止痛,它真是风湿骨痛的“救星”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9221.html
藿香别名知多少?芳香化湿的秘密与功效全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9220.html
热门文章
喝了祛湿中药唾液变多了,这是怎么回事?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494.html
清热祛湿的中药有哪些?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6.html
中医祛湿妙方:中药贴化解湿邪不适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834.html
中药祛湿真能保肝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7607.html
中药祛湿茶的强力功效,告别湿气困扰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