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健脾中药医案:调理脾胃、祛除湿邪76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脏器。如果脾胃功能虚弱,就会导致水湿运化不畅,出现湿邪内滞的情况。湿邪内滞会影响人体气机运行,导致气滞血瘀,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因此,祛湿健脾是调理身体的重要环节。

医案:王某,男,45岁。平时饮食不规律,经常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近半年来出现乏力、纳差、腹泻、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濡缓等症状。经辨证,确诊为脾胃虚弱、湿邪内滞证。予以下方治疗:
茯苓15g
白术15g
泽泻10g
陈皮10g
半夏10g
生姜10g
大枣10g

用法:以上药材加水煎煮,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疗效:患者服药后,症状逐渐减轻。3周后复诊,腹泻、大便稀溏的症状消失,乏力、纳差等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用1个月后,基本痊愈。

方剂解析:
茯苓:健脾利湿,渗湿化痰,利水消肿。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止泻。
泽泻:利湿渗湿,清热化痰。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生姜:温中散寒,化湿解表。
大枣:健脾益气,补血养血。

适应证: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湿邪内滞证。症状表现为乏力、纳差、腹泻、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濡缓等。

禁忌:脾胃阳虚、气血两虚者慎用。

注意事项:辨证准确、用药适当是治疗的关键。在服用中药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忌食生冷寒凉、油腻辛辣的食物。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2025-02-16


上一篇:喝祛湿中药为什么会牙疼?

下一篇:中药泡澡祛湿:原理、注意事项与精选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