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中药祛内湿大全:告别湿气缠身,轻松一身轻!25
内湿是指人体内水液代谢失常,导致体内产生大量湿邪,从而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中医认为,内湿主要由脾虚、肾虚等因素引起,可表现为身体沉重、倦怠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白带增多等症状。祛除内湿,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达到利湿化痰、健脾益肾的目的。
一、利水渗湿的中药
1. 茯苓:性味甘淡,归脾、肺、心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安心宁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脾虚泄泻等症。
2. 泽泻:性味甘淡微苦,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淋漓等症。
3. 薏苡仁:性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水肿、带下等症。
二、健脾化湿的中药
1. 党参: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气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
2. 白术:性味苦辛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健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食欲不振、腹泻便溏等症。
3. 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肾、固精涩肠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肾亏、遗尿遗精、腹泻久痢等症。
三、清热利湿的中药
1. 茵陈: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胆囊炎、胆石症等症。
2. 黄柏:性味苦寒,归肾、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固涩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痢疾、肠炎、白带增多等症。
3. 车前草:性味甘寒,归肺、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利水渗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尿频、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四、健肾利湿的中药
1. 桂枝:性味辛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温通经脉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腰膝酸痛、湿痹关节痛等症。
2. 独活:性味辛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症。
3. 防己:性味苦辛,归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胀满、湿疹瘙痒、风湿热痹等症。
祛内湿中药方剂推荐
1. 健脾利湿汤: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适用于脾虚湿盛、食欲不振、腹泻便溏者。
2. 清热利湿汤:茵陈、黄柏、车前草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适用于湿热黄疸、胆囊炎、尿频尿急者。
3. 健肾利湿汤:桂枝、独活、防己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适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水肿胀满者。
祛内湿注意事项
1. 饮食调理:少吃油腻、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清淡、温热的食物,如红豆、薏米、冬瓜、莲藕等。
2.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排汗去湿,增强身体抵抗力,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3. 保暖防寒:湿气容易入侵寒湿环境,因此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着凉。
4. 中医辨证:祛除内湿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辩证用药,不可盲目使用中药,以免加重病情。
2024-12-06

有效祛湿的中药片剂及服用注意事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442.html

中药女贼:那些你不知道的别名和背后的故事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1441.html

祛湿除湿热:中药材功效与搭配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440.html

中药泡脚祛湿:方剂、功效及注意事项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439.html

渚石功效与作用详解:药用价值、现代研究及注意事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1438.html
热门文章

喝了祛湿中药唾液变多了,这是怎么回事?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494.html

清热祛湿的中药有哪些?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6.html

中医祛湿妙方:中药贴化解湿邪不适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834.html

中药祛湿真能保肝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7607.html

中药祛湿茶的强力功效,告别湿气困扰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