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中药:10种强效药材,告别湿气困扰189


湿气是一种中医概念,指人体内异常的水液代谢产物,会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祛湿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而中药材在祛湿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应用。

1.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脾、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宁心除烦的功效。临床应用于脾虚湿盛、水肿、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症。

2. 白术

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的功效。临床应用于脾虚湿盛、腹胀泄泻、水肿浮肿、自汗盗汗等症。

3. 泽泻

泽泻性寒,味甘咸,归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除湿、通淋化石的功效。临床应用于湿热下注、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淋证结石等症。

4. 车前草

车前草性寒,味甘淡,归肺、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的功效。临床应用于湿热下注、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腹泻痢疾等症。

5. 茵陈

茵陈性苦辛,味微寒,归胆、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消肿的功效。临床应用于湿热 jaundice、胆囊炎、 cholecystitis、肝炎等症。

6. 木瓜

木瓜性平,味甘酸,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化积、理气宽中、祛湿利水、润肺止咳的功效。临床应用于脾虚积滞、食积胀满、水肿腹胀、肺热咳嗽等症。

7. 苍术

苍术性温,味苦辛,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化痰散结、温中止痛的功效。临床应用于脾虚湿盛、水肿胀满、痰湿咳嗽、胸胁疼痛等症。

8. 黄芪

黄芪性温,味甘,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临床应用于气虚浮肿、水肿尿少、疮疡难敛等症。

9. 陈皮

陈皮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临床应用于脾胃气滞、食积胀满、呕吐泄泻、咳嗽痰多等症。

10. 藿香

藿香性温,味辛,归脾、胃经。具有解暑湿、止泻、化痰的功效。临床应用于暑湿表证、湿温时疫、腹泻吐泻、呕吐食滞等症。

温馨提示

中药祛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辩证施治,不可盲目自行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中药前应咨询医师。长期服用中药应定期复诊,以监测药效和调整用药方案。

2024-12-06


上一篇:减肥祛湿的中药有哪些?1500 字全攻略

下一篇:补肾祛湿的中药如何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