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祛湿:白色祛湿药材有哪些?147


湿气是中医病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人体内水液代谢失常,聚积于体内,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祛湿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其中白色中药材具有显著的祛湿功效。

白术

白术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燥湿、益气补中的功效,可用于脾虚湿盛、水肿、腹泻等证。白术中的白术皂甙、白术二烯内酯等成分具有利尿、健脾、利湿的药理作用。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归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益气的功效,可用于水肿、痰饮、腹胀、泄泻等证。茯苓中的茯苓多糖、茯苓酸等成分具有利尿、抗炎、调节免疫的药理作用。

薏苡仁

薏苡仁性凉味甘,归脾、肺、胃经。具有健脾渗湿、清热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湿热型水肿、小便不利、湿疹等证。薏苡仁中的薏苡仁酯、薏苡仁脂醇等成分具有利尿、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胃、补肺固肾、益气养阴的功效,可用于脾虚湿盛、消化不良、咳喘等证。山药中的山药皂甙、淀粉酶等成分具有健脾、利湿、降血糖等药理作用。

芡实

芡实性平味甘涩,归脾、肾经。具有健脾益肾、固涩止遗、利湿止泻的功效,可用于脾虚湿盛、泄泻、遗尿等证。芡实中的芡实淀粉、芡实皂甙等成分具有健脾、利湿、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莲子

莲子性平味甘,归心、脾、肾经。具有清心益肾、健脾止泻、益气养神的功效,可用于心悸失眠、脾虚湿盛、泄泻等证。莲子中的莲子碱、莲子苷等成分具有镇静、安神、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百合

百合性微寒味甘,归心、肺经。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养阴安神的功效,可用于肺热咳嗽、燥咳无痰、阴虚内热等证。百合中的百合苷、百合多糖等成分具有清热、润肺、抗炎等药理作用。

玉竹

玉竹性微寒味甘,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益胃生津的功效,可用于肺燥咳嗽、津液亏损、胃阴不足等证。玉竹中的玉竹多糖、玉竹皂甙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的药理作用。

麦冬

麦冬性微寒味甘,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清肺、润肺止咳、益胃生津的功效,可用于肺燥咳嗽、阴虚劳嗽、胃阴不足等证。麦冬中的麦冬皂甙、麦冬多糖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药理作用。

沙参

沙参性凉味甘,归肺、胃经。具有清肺润燥、止咳化痰、养阴生津的功效,可用于肺燥咳嗽、痰热咳嗽、阴虚肺燥等证。沙参中的沙参多糖、皂甙等成分具有清热、润肺、抗炎等药理作用。

以上白色中药材均具有祛湿功效,可根据不同证型,单味或复方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切不可擅自服用。

2024-12-07


上一篇:祛湿走肺经的中药:彰显疗效,还原健康

下一篇:清热利湿祛毒:中药方剂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