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祛湿配方大全24

##
中医学认为,湿邪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祛湿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祛湿配方:

1. 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祛湿。
主治:脾虚湿盛导致的水肿、腹胀、大便溏稀等症。

2. 四君子汤合五苓散


组成:四君子汤: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五苓散:猪苓15克,泽泻15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桂枝10克。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渗湿。
主治:脾虚湿盛导致的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3. 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1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
功效:健脾益气,利湿渗水。
主治:脾虚湿盛导致的水肿、腹胀、大便溏稀等症。

4. 二陈汤合苓桂术甘汤


组成:二陈汤: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苓桂术甘汤: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甘草5克。
功效:温化痰湿,健脾益气,利水渗湿。
主治:脾虚湿盛导致的咳嗽、痰多、胸闷、腹胀等症。

5. 参苓健脾丸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山药、莲子、薏苡仁、芡实。
功效:健脾益气,渗湿利水。
主治:脾虚湿盛导致的水肿、腹胀、大便溏稀等症。

6. 茵陈五苓散


组成:茵陈30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
功效:清热利湿,渗水消肿。
主治:暑湿侵袭导致的发热、口渴、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7. 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15克,芒硝3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炙甘草5克。
功效:泻下逐水,攻逐湿邪。
主治:湿邪内阻导致的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等症。

8. 防己茯苓汤


组成:防己10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
功效:利水渗湿,消肿解毒。
主治:湿邪困阻导致的水肿、小便不利、腹痛等症。

9. 苍术白术散


组成:苍术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
功效:燥湿健脾,化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困导致的腹泻、便溏等症。

10. 己椒栀子汤


组成:防己15克,椒目10克,栀子10克,升麻10克,白芷10克,附子10克。
功效:溫陽化濕,散寒止痛。
主治:湿邪侵袭导致的关节疼痛、麻木等症。

注意事项


1. 中药祛湿配方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
2. 脾虚湿盛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3. 脾虚湿盛患者应适当运动,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4. 脾虚湿盛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湿侵袭。

2024-12-07


上一篇:喝完祛湿中药头疼恶心,怎么办?

下一篇:中药祛湿or西药祛湿:哪个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