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盛吃什么中药调理103


脾虚湿盛是指脾的功能虚弱,运化水湿无力,导致体内水湿停滞,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病证。脾虚湿盛的常见症状包括腹胀、大便溏稀、肢体困重、食欲不振、脘腹痞满、胸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等。脾虚湿盛的治疗原则为健脾祛湿,常用的中药有以下几种:

1.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脾、肺、心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茯苓利水而不伤正气,既能健脾,又能渗湿祛痰。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腹胀、大便溏稀、水肿、痰多等症。

2. 白术

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泻的功效。白术补脾而不腻滞,又能燥湿而不伤胃阴。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水肿等症。

3. 泽泻

泽泻性寒,味甘淡,归肾、膀胱经,具有利尿渗湿、清热除湿的功效。泽泻利水而不伤正气,既能清热,又能祛湿。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腹胀、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4. 薏苡仁

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清热利尿的功效。薏苡仁健脾而不燥湿,又能渗湿而不伤胃阴。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腹胀、水肿、小便不利、便溏等症。

5. 芡实

芡实性平,味甘涩,归脾、肾经,具有健脾益肾、固涩止泻的功效。芡实补脾而不腻滞,又能固涩而不伤胃阴。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腹泻、水肿、遗尿等症。

6. 莲子

莲子性平,味甘涩,归脾、肾、心经,具有健脾益肾、清热止泻的功效。莲子补脾而不燥湿,又能清热而不伤胃阴。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腹泻、水肿、失眠等症。

7. 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山药补脾而不腻滞,又能益肺止咳。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咳嗽等症。

8. 砂仁

砂仁性温,味辛,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导滞的功效。砂仁健脾而不燥湿,又能行气而不伤胃阴。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

9. 厚朴

厚朴性温,味苦辛,归肺、脾、胃经,具有温中散寒、健脾祛湿的功效。厚朴温中而不燥热,又能健脾祛湿。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腹泻等症。

10. 藿香

藿香性温,味辛,归脾、胃经,具有芳香化湿、健脾和胃的功效。藿香芳香化湿,能除湿止呕。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溏稀等症。

以上中药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组成方剂治疗。脾虚湿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少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多吃健脾祛湿食物,如山药、薏苡仁、茯苓等。

2024-12-10


上一篇:驱除湿气健脾胃,中药三剂轻松搞定

下一篇:祛湿茶饮,女人专属,告别湿气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