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清肝健脾祛湿:不可错过的药材推荐52
在中医学中,肝、脾、湿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湿邪阻滞。当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时,容易导致湿浊内生,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清肝药材* 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通络,清肝泻郁之效。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脘腹胀闷、胸胁痛。
* 郁金:味苦、辛,归肝、脾经。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利湿退黄之功效。适用于肝郁脾虚、黄疸、水肿。
* 柴胡: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具有疏肝解郁、升提阳气,清利湿热之效。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胁肋胀痛、发热恶寒。
* 白芍:味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清热平肝之功效。适用于肝气郁结、胸胁胀痛、月经不调。
健脾药材* 白术:味甘、微苦,归脾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泻止汗之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腹胀泄泻、便溏水肿。
* 党参: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适用于脾虚气弱、食少乏力、倦怠乏力。
* 茯苓: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适用于脾虚水肿、小便不利、心悸怔忡。
* 山药: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气、补肺益肾之功效。适用于脾虚胃弱、食少纳差、倦怠乏力。
祛湿药材* 茯苓: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适用于脾虚水肿、小便不利、心悸怔忡。
* 泽泻:味甘、苦,归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除烦之功效。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淋浊。
* 猪苓:味甘、淡,归肾、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肾之功效。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
* 苍术:味苦、辛,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利水、散风除湿、健脾消食之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水肿、泄泻、腹痛。
常见中药组合* 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具有健脾益气、利湿渗水之效。适用于脾虚湿盛、胸闷腹胀、食少便溏。
* 参苓白术散:党参、茯苓、白术、莲子、山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渗湿之效。适用于脾虚气弱、湿邪内阻、腹胀便溏。
* 茵陈蒿汤:茵陈蒿、栀子、山栀、泽泻。具有清热利湿、疏肝解郁之效。适用于肝郁湿热、皮肤瘙痒、小便不利。
* 化湿败毒散:苍术、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具有燥湿清热、利尿通淋之效。适用于湿热淋浊、小便不利、水肿。
用法用量中药清肝健脾祛湿的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可将药材加水煎服,每日1-2剂,分2-3次服用。服用时间宜在饭后1小时左右。
注意事项* 清肝健脾祛湿的中药宜长期服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 脾虚湿盛患者不应过多服用苦寒性中药,以免损伤脾胃。
* 湿热内阻患者不应食用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 孕妇、儿童及特殊体质患者使用中药前应咨询合格的中医师。
2024-12-12
下一篇:祛湿中药是否会让人瘦?
当传统邂逅现代:中药酸奶,不止美味,更是你肠道健康的“私人定制”秘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9890.html
苏梗:止咳化痰、宽胸理气的古老智慧——功效、用法与注意事项全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9889.html
中药“血花”的奥秘:活血化瘀、止血疗伤,揭秘其多重功效与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9888.html
【中药瑰宝】木芙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秋日“芙蓉花”——深度解析其药用价值与现代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9887.html
祛湿中药真的苦到下不去口吗?深入解析祛湿药的“味”与“效”及轻松服用指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9886.html
热门文章
喝了祛湿中药唾液变多了,这是怎么回事?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494.html
清热祛湿的中药有哪些?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6.html
中医祛湿妙方:中药贴化解湿邪不适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834.html
中药祛湿真能保肝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7607.html
中药祛湿茶的强力功效,告别湿气困扰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