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祛湿的中药有哪些?180
清热祛湿是中医治疗湿邪的一种重要方法,湿邪是一种致病因素,可由外湿和内湿两种原因引起,外湿主要是由外来的湿气侵入人体引起的,内湿主要是由身体机能失常产生的。
湿邪侵袭人体后,会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如身体沉重、四肢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小便短赤、舌苔厚腻等。清热祛湿的中药具有利尿消肿、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等功效,可有效改善湿邪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
常见的清热祛湿中药1.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归脾、肺、心经,具有健脾化湿、宁心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水肿、心悸失眠等症。
2. 白术
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燥湿、益气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腹泻、水肿、食欲不振等症。
3. 泽泻
泽泻性寒味甘咸,归肾、膀胱经,具有利尿渗湿、清热泻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淋浊等症。
4. 薏苡仁
薏苡仁性凉味甘,归脾、肺、胃经,具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水肿、脚气等症。
5. 扁豆
扁豆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暑湿感冒、脾虚湿盛、泄泻等症。
6. 赤小豆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具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等症。
7. 土茯苓
土茯苓性平味甘,归脾、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风湿痹痛、皮肤瘙痒等症。
8. 车前草
车前草性寒味甘,归肺、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泌尿感染等症。
9. 金银花
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湿热黄疸、痢疾等症。
10. 黄芩
黄芩性寒味苦,归心、脾、胃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痢疾、赤白痢等症。
清热祛湿中药的用法用量清热祛湿中药可煎服、泡茶、研粉等多种方法服用,具体用法用量应根据病情和体质而定。一般情况下,煎服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300-500毫升;泡茶每日10-15克,沸水冲泡后饮用;研粉每日1-3克,分次服用。
清热祛湿中药使用注意事项清热祛湿中药虽然具有良好的清热利湿功效,但也不宜长期服用。长期服用可能会伤及脾胃,出现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症状。另外,清热祛湿中药多偏寒性,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pregnant women and breastfeeding women should use it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doctor.
2024-12-12
上一篇:祛湿中药一次用量详解
下一篇:中药草药泡澡:祛湿去寒,养生护体
“乔子“究竟是哪味药?揭秘瓜蒌皮的常用别名、功效与应用误区!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9893.html
中药并非“无害”:科学看待其副作用与安全用药指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9892.html
湿气重、怕冷?中医教你用中药外敷,告别湿寒体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9891.html
当传统邂逅现代:中药酸奶,不止美味,更是你肠道健康的“私人定制”秘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9890.html
苏梗:止咳化痰、宽胸理气的古老智慧——功效、用法与注意事项全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9889.html
热门文章
喝了祛湿中药唾液变多了,这是怎么回事?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494.html
清热祛湿的中药有哪些?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6.html
中医祛湿妙方:中药贴化解湿邪不适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834.html
中药祛湿真能保肝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7607.html
中药祛湿茶的强力功效,告别湿气困扰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