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巴豆:功效与作用,谨慎使用200


巴豆的简介

巴豆,又称大戟子、油桐子、雷丸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属多种植物的种子,如巴豆大戟(Euphorbia lathyris)、多花大戟(E. heterophylla)和山扁豆大戟(E. helioscopia)等。其种子呈球形或椭圆形,表面灰棕色或棕红色,有明显的网纹。巴豆性味辛、热、有毒,归大肠经,具有峻下逐水、消积攻痞、杀虫的功效。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

1. 峻下逐水


巴豆是中医中常用的泻药,其泻下作用非常强烈,能快速刺激肠道蠕动,排泄肠道中的积滞和水湿。适用于大便不通、腹胀腹泻、水肿等症。

2. 消积攻痞


巴豆能消食积,驱除肠道中的虫积。适用于食滞不化、腹胀腹痛、嗳气反酸、肚胀如鼓等症。

3. 杀虫


巴豆具有杀虫功效,能杀死肠道内的寄生虫。适用于蛔虫、钩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

巴豆的用法与用量

巴豆有毒,使用时必须谨慎。一般内服,研末或制成丸剂,每次用量0.3-1克,每日1次。外用研末敷于患处。

巴豆的禁忌

1. 孕妇、产妇、幼儿、年老体弱者禁用。
2. 体质虚弱、腹泻者禁用。
3. 有胃肠道溃疡、出血者禁用。
4. 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巴豆的副作用

巴豆有毒,过量服用会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外用不当可引起皮肤过敏、水泡、溃烂。

巴豆的配伍禁忌

1. 巴豆不宜与甘遂、芫花、大黄、芒硝等泻药同用,以防泻下过猛。
2. 巴豆不宜与补益药同用,以防降低补益药的疗效。
3. 巴豆不宜与酸性药物同用,以防降低巴豆的泻下作用。

巴豆的贮藏

巴豆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密闭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
此外,巴豆的毒性成分为巴豆油,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处理巴豆时应戴手套,避免皮肤接触。误服或误用后,应立即催吐,并及时就医。

2024-12-05


上一篇:蛇莓的功效与作用,中医眼里不可多得的宝藏

下一篇:鸡头功效,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