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脾胃湿中药:常见方剂与搭配342


简介

脾胃湿困是中医辨证中的常见病证,主要表现为脘腹胀闷、大便溏泻、纳呆腹胀、舌苔白厚、脉濡缓等症状。祛湿利水是治疗脾胃湿困的关键,中药中有很多祛脾胃湿的良方,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方剂。

常见方剂

一、五苓散


五苓散由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组成。猪苓利水渗湿,茯苓健脾渗湿,白术健脾燥湿,泽泻利尿渗湿,桂枝温阳化湿。本方适用于脾虚湿盛证,症见脘腹胀满、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等。

二、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由猪苓、茯苓、甘草、白术、陈皮、生姜组成。猪苓、茯苓、白术均有健脾渗湿之效,甘草健脾益气,陈皮理气利湿,生姜温中止呕。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寒湿盛证,症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溏泻等。

三、苍术温胆汤


苍术温胆汤由苍术、陈皮、枳实、厚朴、木香、砂仁、青皮组成。苍术、陈皮、枳实、厚朴均有燥湿化浊之效,木香、砂仁、青皮行气止痛。本方适用于肝胆湿热脾胃湿盛证,症见脘腹胀满、矢气频作、口苦纳呆等。

四、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由防己、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组成。防己、黄芪均有益气固表利湿之效,白术、茯苓健脾渗湿,桂枝温阳化湿。本方适用于脾虚湿盛外感表证,症见脘腹胀满、肢体浮肿、头身疼痛等。

搭配原则

在使用中药祛脾胃湿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配伍,常用的配伍原则如下:*

脾虚湿盛:可用五苓散、苓甘五味姜辛汤健脾渗湿。*

肝胆湿热脾胃湿盛:可用苍术温胆汤燥湿化浊。*

脾虚湿盛外感表证:可用防己黄芪汤益气固表利湿。*

脾胃虚寒湿盛:可在苓甘五味姜辛汤中加入附子、肉桂等温阳药。

注意事项

使用中药祛脾胃湿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中药祛湿药性偏凉,脾胃虚寒者慎用。*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长期服用中药祛湿药,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使用中药祛湿药,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结语

中医祛脾胃湿中药有很多,常用的方剂包括五苓散、苓甘五味姜辛汤、苍术温胆汤、防己黄芪汤等。在使用中药祛脾胃湿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配伍,并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4-12-21


上一篇:花椒祛湿,湿气一扫光

下一篇:中药祛湿鸡汤,祛除湿气,强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