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祛湿:盘点那些中药68
湿气是一种中医概念,指身体内部水分代谢障碍所产生的过剩水液。中医认为,湿气重会导致一系列身体不适,如头重、肢体困重、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大便黏腻不爽等。祛除湿气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而中药在祛湿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一、健脾利湿药
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运化失常,导致湿气内生。因此,祛湿首先要健脾,常用健脾利湿的中药有:* 白术: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作用。
*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 陈皮:性温味苦辛,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理气、燥湿化痰的作用。
* 苍术:性温味苦辛,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健脾、消积化滞的功效。
* 厚朴:性辛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健脾燥湿、行气消胀的作用。
二、清热利湿药
湿气重往往伴有热邪,此时需要清热利湿,常用清热利湿的中药有:* 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
* 荷叶:性平味苦,归心、肺、脾经,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散瘀的功效。
* 泽泻:性寒味甘咸,归肾、膀胱经,具有利尿渗湿、清热降浊的作用。
* 车前草:性寒味甘,归肺、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的作用。
* 甘草:性平味甘,归脾、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
三、芳香化湿药
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能化解湿邪,常用芳香化湿的中药有:* 佩兰:性温味辛,归脾、肝经,具有化湿和中、止咳平喘的功效。
* 藿香:性温味辛,归脾、胃经,具有化湿行气、解暑止呕的作用。
* 香附:性温味辛,归肝、脾经,具有化湿理气、止痛安胎的功效。
* 艾叶:性温味苦辛,归脾、肝、肾经,具有化湿逐寒、温经止血的作用。
四、辛温发散药
辛温发散药能疏风散寒,化解外湿,常用辛温发散的中药有:* 荆芥:性温味辛,归肺、肝经,具有发散风寒、解表透疹的作用。
* 防风:性辛温,归太阳膀胱经,具有发散风寒、解表散湿的作用。
* 羌活:性温味辛,归肺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作用。
* 独活:性温味辛,归膀胱、肾经,具有发散风寒、利水消肿的作用。
五、利湿清热解毒药
湿气重往往伴有毒邪,此时需要利湿清热解毒,常用利湿清热解毒的中药有:* 黄连:性苦寒,归心、脾、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泻火的功效。
* 苦参:性寒味苦,归心、肺、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的作用。
* 蒲公英:性微寒味苦,归肝、胃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 茵陈:性微苦凉,归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消肿的作用。
注意
中药祛湿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过程,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辩证用药。不建议自行选择和使用中药,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另外,中药祛湿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服用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2024-12-02
上一篇:清热祛湿凉茶中的中药和功效

祛湿良方:不同体质的中药丸选择指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59967.html

天丁中药:功效、别名及临床应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59966.html

连翘川贝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黄金搭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59965.html

中药祛湿调经:实用方剂及辨证施治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59964.html

常用中药正名、别名及功效辨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59963.html
热门文章

喝了祛湿中药唾液变多了,这是怎么回事?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494.html

清热祛湿的中药有哪些?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6.html

中医祛湿妙方:中药贴化解湿邪不适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834.html

中药祛湿真能保肝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7607.html

中药祛湿茶的强力功效,告别湿气困扰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