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祛湿中药:中医药祛湿的思路与精选药方183


前言

广东素有“湿病之乡”之称,湿热交加的气候环境使得湿邪困扰着不少广东人。中医认为,湿邪为阴邪,其性黏滞、重浊,易伤人体阳气,阻碍气血运行,导致各种不适症状。广东省中医院在祛湿领域有着深厚的传承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药方,深受广大患者信赖。

中医药祛湿的思路

中医药祛湿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祛湿方法。常见的祛湿思路包括:
利水渗湿:适用于水湿停滞、水肿胀满的患者,使用具有利尿渗湿作用的中药,如茯苓、泽泻、猪苓等。
健脾除湿:脾虚湿盛的患者,脾胃运化失常,水湿不能运化,使用健脾祛湿的中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等。
化湿和中:湿邪困阻中焦,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使用具有化湿和中的中药,如藿香、佩兰、陈皮等。
疏肝理气: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水湿不能排出,使用疏肝理气、化湿的中药,如柴胡、香附、木香等。

广东省中医院精选祛湿药方

广东省中医院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种常用的祛湿药方:

1. 五苓散

组成: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化湿,用于湿邪内困,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

2. 渗湿饮

组成:茯苓、车前子、泽泻、赤小豆、薏苡仁

功效:利水渗湿,清热除湿,用于湿热蕴结,水肿胀满,小便短赤等症。

3. 健脾丸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山药、扁豆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渗湿,用于脾虚湿盛,气虚水肿,神疲乏力等症。

4. 藿香正气丸

组成:藿香、佩兰、广藿香、厚朴、陈皮、白芷、甘草

功效:化湿和中,解暑止呕,用于湿邪困阻中焦,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泄泻等症。

5. 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木香、砂仁、白术、茯苓、党参、甘草、陈皮

功效:疏肝理气,化湿和中,用于肝郁气滞,湿邪阻滞,胸闷脘痞,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

注意事项
祛湿中药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祛湿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应坚持服药并配合适当的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调整。
脾胃虚弱者应慎用寒凉的祛湿药,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谨慎使用祛湿中药。
若服用祛湿中药后出现不适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结语

广东省中医院在祛湿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传承,通过辨证论治,运用多元化的祛湿方法,有效帮助患者祛除湿邪,改善健康状况。患者在选择祛湿中药时,应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坚持规范用药,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最佳的祛湿效果,远离湿邪困扰。

2024-12-02


上一篇:中医祛寒祛湿良方

下一篇:清热解毒祛湿,中医药方大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