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胃祛湿的常用中药方子378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胃主腐熟水谷,脾胃健运,则水谷充分运化,气血生化有源,脏腑功能正常。若脾胃失和,则水谷运化失常,水湿积聚,形成湿邪。湿邪困脾,阻遏气机,使脾胃运化失调,进一步加重湿邪的停滞,形成恶性循环。

健脾胃祛湿的中药方子有很多,以下介绍几个常用的方剂:

1、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莲子、山药、扁豆、薏苡仁、芡实。

功效:健脾益气,渗湿利水。

主治:脾虚湿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泻,小便不利。

2、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功效:健脾益气,温阳化湿。

主治:脾阳虚弱,湿邪困脾,脘腹胀满,肢体沉重,纳少便溏,畏寒肢冷。

3、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陈皮、砂仁、木香、半夏。

功效:健脾益气,理气和胃,化湿止呕。

主治:脾胃虚弱,湿阻中焦,脘痞腹胀,纳谷不化,恶心呕吐,大便溏泻。

4、平胃散

组成:砂仁、木香、橘皮、陈皮、茯苓、半夏。

功效:理气健脾,和胃化湿。

主治:脾胃气滞,湿阻中焦,脘腹胀满,嗳气吞酸,纳呆呕吐,大便溏泻。

5、五苓散

组成: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益气。

主治:水湿内停,脾虚水肿,尿少便溏,脘腹胀满,肢体沉重。

6、益气健脾丸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当归、丹参、黄芪。

功效:健脾益气,补血活血,化湿止泻。

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濕邪内停,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泻,面色萎黄,肢体乏力。

7、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

功效:滋阴补肾,健脾利湿。

主治:脾肾阳虚,湿邪下注,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失眠多梦,小便频数,大便溏薄。以上方剂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湿邪内停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不同的患者病因、病机各异,不能盲目用药。建议在使用中药方剂调理之前,先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以取得最佳疗效。

2024-11-28


上一篇:中医健脾祛湿常用中药大全

下一篇:清热祛湿的中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