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木的药用价值及应用271


简介

苦木,别名苦楝皮、楝子皮,是苦木科植物苦楝的干燥树皮。苦木味苦、性寒,归胃、肝、脾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散风除湿等功效。

药用成分

苦木中含有丰富的苦木素、苦楝油、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其中苦木素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作用,苦楝油具有驱虫杀虫作用,挥发油具有芳香开窍、散风止痒作用。

药用作用

1. 清热燥湿

苦木性寒,清热燥湿之力强,可用于治疗湿热蕴结所致的各种疾病,如湿热泄泻、湿热黄疸、湿热带下等。

2. 杀虫止痒

苦木中的苦楝油具有驱虫杀虫作用,可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等。同时,苦木的外用药剂还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湿疹、疥疮等皮肤病。

3. 散风除湿

苦木中的挥发油具有芳香开窍、散风止痒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疾病。

4. 抗菌消炎

苦木中的苦木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疾病,如肠炎、痢疾、肺炎等。

临床应用

苦木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湿热泻泄:苦木配伍黄芩、白术、茯苓等药材,制成汤剂治疗湿热泄泻。
湿热黄疸:苦木配伍茵陈、大黄、栀子等药材,制成汤剂治疗湿热黄疸。
湿热带下:苦木配伍黄柏、白术、防己等药材,制成汤剂或坐浴剂治疗湿热带下。
蛔虫病:苦木配伍槟榔、使君子等药材,制成丸剂或汤剂治疗蛔虫病。
蛲虫病:苦木配伍使君子、南瓜子等药材,制成丸剂或汤剂治疗蛲虫病。
湿疹:苦木外用药剂涂抹患处,治疗湿疹。
疥疮:苦木外用药剂涂抹患处,治疗疥疮。

用法用量

苦木可内服或外用。内服煎汤,每次9-15g;外用熬膏涂抹患处。

注意事项

1. 孕妇慎用苦木。

2. 风寒湿痹、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苦木。

3. 苦木与甘草配伍用药会降低其清热作用。

2024-12-18


上一篇:中药无虞的作用

下一篇:中药膜的功效与应用